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方政治制度史》中记载:“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议会中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之后……在1832年6月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生产关系调整势在必行B.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影响社会存在
2 .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对议会通过的法案不止一次地予以否决。据记载,威廉三世曾四次行使否决权,安娜女王在1707年也行使过一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B.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C.议会中心地位遭破坏D.国王逐渐控制了议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历史上记载制度,往往只举此一制度之标准的一段落来作主,其实每一制度永远在变动中,不配合当时的史事,便易于将每一制度之变动性忽略了,而误认为每一制度是凝滞僵化,一成不变地存在”。

——摘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的形成与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据记载,发动光荣革命的七位政变者中,有四位是代表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领袖,有三位是代表旧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创始人。这说明此次“革命”
A.标志着政党制度的形成B.体现了新旧力量的妥协
C.兼顾了全体国民的利益D.得到了国内各力量支持
2021-05-1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记载,英国国王乔治一世(1660—1727)在位时,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只需把讨论的情况通知给国王。乔治二世(1683—1760)在位时,曾多次离开英国去德国汉诺威,在此期间沃波尔成为股肱之臣,许多重要事宜全由沃波尔做主处理。英国国王的做法
A.破坏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B.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C.削弱了英国首相的行政权D.推动了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6 . 英国近代史上某法案曾记载:“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这一规定的出台
A.满足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源于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D.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记载,乔治一世曾7次返回汉诺成每次历时数月半年不等。在此期间,由沃波尔巧妙应付议会,帮助处理国务;乔治二世12次离开英国去汉诺成。乔治二世每逢前往故国,总要指定王后卡洛琳摄政,而谦卑恭顺的沃波尔则成了她理想的股肱之臣,许多重要事宜,悉凭他做主处理。英国国王的做法
A.破坏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B.加强了王后和首相的权力
C.削弱了英国首相的行政权D.有利于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8 . 据记载,英王乔治二世12次离开英国去汉诺威,每逢前往故国,总要指定王后凯瑟琳摄政,而谦卑恭顺的沃波尔则成了王后理想的股肱之臣,许多重要事宜,王后悉凭他做主处理。英国国王的做法
A.破坏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B.加强了英国王后的立法权
C.削弱了英国首相的行政权D.推动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2020-07-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关于设郡的数目,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但新近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

明代思想家李挚曾经赞扬李斯推行的制度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早期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征怎样?
(2)材料二中王国维和李挚所提到的秦朝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如何?

材料三   在1649年英国革命期间对斯图亚特王朝国王的审判过程中,国王查理一世辩称:我是你们的国王,是法定的国王。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这是古老的合法的世袭权力。

材料四   1644年的3月19日,中国明朝崇祯皇帝离开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宣告了明朝的结束。崇祯皇帝临终遗诏有“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等语。


(3)“祖宗”给予崇祯帝的“古老的合法的世袭权力”表现在哪里?
(4)17世纪40年代东西方两位君主几乎同时死于非命。分析这两个事件对各自社会产生的政治影响。
2020-02-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四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国家的制度、政策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资治通鉴周纪二》记载:以卫鞅(即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约束监督)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通“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哪些特征?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颁布《临时约法》,通令停止刑讯,保护华侨,严禁买卖人口

设立实业部,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废除苛捐杂税

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


(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请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观点。

19世纪初,英国国王还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首相和内阁大臣。但是,到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不再是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但工人阶级仍与选举无缘,因此在1836年,掀起了一场独立争取议会改革的“宪章运动”,要求获得普选权。


(3)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在政治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政策措施与社会进步

美国实行联邦制

中国实施义务教育

凯末尔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唐朝设立三省六部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日本推行“殖产兴业”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穆罕默德阿里创办近代工厂

苏联实施工业化

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阅读上表,从“政策措施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项内容,提炼一个主题,并阐释该主题下每项措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内容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
2020-04-2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3届高三3月统一练习(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