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2023-04-04更新 | 1669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非常好,它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尽善尽美的东西。如果选民扩大到“自私自利的大众”并实行多数人统治,就必然导致暴力、腐败、混乱、恐怖、信仰丧失、战争和军事独裁。这表明保守主义政治家意在(     
A.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实现社会的转型
C.推动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保持贵族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英国的政治权力曾出现了两次“转移”: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向“国民”代表——议会转移、后来权力又从世袭上院转移到“民选”的下院。材料说明(     
A.英国政治权力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B.渐进性保守性是英国政治的鲜明特点
C.英国是世界上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D.历史传统深刻影响英国政治发展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由于英国两大政党政纪严明、组织严密有序,而且在议会内又存在着执政党(即多数党),行政权与立法权早已与多数党的存在骨肉相连,分立与制衡的状态也就断然不会发生,政党这部马达共同带动了内阁和议会这两部政治机器。这说明在英国(     
A.分权制衡机制已不复存在B.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C.政党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D.政党制度已不再适应君主立宪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55年,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力图恢复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的宗教税收特权,但遭到了议会下院部分议员的坚决抵制,恼羞成怒的女王下令将他们锁在会厅内。数日后,在女王再次采取行动前,下院主动将他们反锁在议会大厅内。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天主教会仍占统治地位
C.专制王权的“有限性”D.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6 .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A.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B.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D.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2022-07-03更新 | 262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重庆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7 . 国内史学家在强调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同时,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世界扩展并由此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近代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近代科学兴起D.法国建立起共和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47年的英国,由上院贵族控制的下院议席有167个,占下院议席总数的30%。19世纪初,贵族对下院议员的控制达到顶点;1802年的英国大选中有226名候选人靠大贵族的赞助进入下院;5年后,此类议员增加到236名,相应比率增长到42.2%。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封建势力日益发展壮大B.代议制民主制度尚待完善
C.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D.贵族掌控着国家政治走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是1215年英国颁布的《大宪章》的部分规定。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序号规定内容
承认房主有权自由买卖城市的土地
市民通过每年缴纳固定的税额换取财政上的独立和自由,国王不得于固定税金之外横征暴敛
城市享有自己选择官员的权利和司法自主权,并有权按照自身习惯对此类事务作出决定

A.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B.国王丧失了随意征税权
C.城市自治权有所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紧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世纪英国国王的力量被极大削弱后,直到1832年以前,这一时期的体制可归纳为“贵族寡头制”,贵族不但占据传统上由其控制的上议院,且通过贿选等手段控制下议院。由此可以得出,英国
A.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大权B.尚未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
C.议会内部冲突和斗争激烈D.君主立宪制需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