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世纪英国国王的力量被极大削弱后,直到1832年以前,这一时期的体制可归纳为“贵族寡头制”,贵族不但占据传统上由其控制的上议院,且通过贿选等手段控制下议院。由此可以得出,英国
A.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大权B.尚未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
C.议会内部冲突和斗争激烈D.君主立宪制需进一步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议会在1825年通过法案约束带有血缘关系的经济组织;1831年,国会通过选举法,减少多半为土地贵族控制的衰败选区的国会代表席位;1835年,议会通过《市自治机关法》,向非国教的资产者打开地方政府的大门;1844年,英国通过首部《公司法》,允许经过注册均可成立股份公司,同时实行文官制度改革。英国的这些经济和社会立法说明了
A.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开始确立B.民主政治发展日趋完善
C.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制度变迁D.社会阶级矛盾不断缓和
3 . 英国议会选举法颁布于1406年,之后实施了四百多年,直到1918年和1928年两次颁布新选举法后,才最终实现了不分性别和财产资格的成年公民选举制。这表明英国
A.议会权力在曲折中提升B.民主政治发展具有艰巨性
C.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D.国内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4 . 长久以来,英国的法庭在习惯法与议会立法冲突时,往往宣告议会立法无效。1688年后,法官们便转而服从于议会立法,废除了其裁决议会立法效力的职权。这说明英国
A.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B.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C.议会开始拥有立法权D.司法独立遭到破坏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31年,英国政府实行税制改革,引起非议,沃波尔主要依靠王室支持,更换了政府官员,恢复了议会多数,渡过危机。对此,多年未能进入政府的卡特赖特感慨而言:“谁能得到国王的支持,谁就能蔑视一切!”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国王违反了《权利法案》B.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C.代议制度仍需不断完善D.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2021-08-07更新 | 939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凯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协商是国王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原则。1256年出台的《牛津条约》使得议会有了个新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是专门用来限制王权而进行的协商对话功能。1266年“西蒙国会”第一次让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使大会议的协商主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一变化过程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最终实现英国现代普选权
C.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历史基础
D.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奠基
7 . 1851年,英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工会在手工业行会工人中产生;1868年国会大选,第一次投票的工人们集中把票投给同情工人的议员;1900年组建劳工代表委员会后改称工党;1924年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这表明英国
A.工人阶级至此登上政治舞台B.工人政治权利得到充分的发展
C.工人政治斗争方式与时俱进D.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逐渐完善
8 . 1660年4月流亡国外的英国国王查理·斯图亚特发表了《布雷达宣言》,提出了3项承诺:对于在革命期间所发生的土地和财产变动予以保障;大赦一切革命的参加者;保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随后英国议会承认查理·斯图亚特可以继续担任英国国王。这一事件
A.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B.暂时缓和了英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C.为君主立宪制度奠定法律基础D.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2021-05-13更新 | 511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一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各国已有的现代化经验看,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它不仅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诸如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等确立不同的政治民主化的模型,而且各国的政治民主化实际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一个尽善尽美、万世不易的模型。以今天的美国政治去和二百年前,即使一百年前的美国政治相比较,我们很容易地看到其中的差别。如果人们无视政治民主化在各国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人为地追求某一既成的模式和超前发展,那么必定不能成功,甚者适得其反。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