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内三院为内阁,一般设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满、汉各若干人。人关后,由满族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保留下来。康熙帝时设南书房,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帝即位后首先收回诸王旗主五旗的统属权,使其失去了与皇帝相抗衡的军事能力。其次,雍正七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或称军机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大臣之下设军机章京为满、汉人员,各两班。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议会除了通过“权利法案”之外,1689年还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维持一年。这一法案通过后,每年重申一次,以免国王破坏。议会对王室预算的金额和用途也作了规定,限制它的范围。同年,在宗教问题上,还给予不信国教的新教徒以有限的宽容。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国会能经常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三年法案”。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1695年正式废除了“书报检查法案”,使出版事业有了较大的自由,此后英国未再恢复书报检查。

——摘编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政治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中英两国政治不同的原因。
2019-03-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基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

——摘编自曹大力、赵世瑜《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卓越的政治家必须立足脚下的土地,清楚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需要什么,别的利益集团需要什么;但同时还得有前瞻性,能够从长远着想而牺牲本集团一些眼前利益,以求与社会各集团利益和谐相处。除此之外,还得要有相当的政治智慧与技巧,即精通政治博奕术,以说服对手接受自己的观点,为社会谋求对各方来说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均衡点。”

——何清涟《漫游二百一十年前的美国费城》

材料三   1787年《联邦宪法》的确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是不同派别和利益集团互相妥协的产物,规避了法律适用中的许多不合理成分,是美国历史自然淘汰中留存的精华。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宪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甚至于有人批评这部宪法是“反民主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谋求社会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均衡点”,美国1787年宪法达成了哪些均衡?

(3)材料三中说有人批评1787年宪法是“反民主的”,对此你如何看待?

2018-10-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世纪末以来,英国议会的角色不断变化。在封建时代,议会是等级君主制的议事场所。在专制时代,议会是专制王权的统治工具。议会反抗王朝的统治是在斯图亚特时期,那个时候,议会是革命的领导核心……现代民主不是从古典民主发展出来的,它的源头在中世纪。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但民主制度并没有到来。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创造的是“少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这个制度在英国历史上叫“旧制度”。

——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托克维尔,乃至以前的柏拉图以及后来的哈耶克的观念失错误;在于此:他们高估了民主制度的“统计”功能,低估了民主所推动的“协商”过程,所以才悲观地预测民主终将导致“多数暴政”和整个社会的“平庸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又可以说美国民主之所以避免了托克维尔所担心的“多数暴政”和“社会平庸化”,正是因为美国国父们将“托克维尔式的悲观”溶入了制宪时的考虑。他们对暴政——无论来自政府还是民众都有着充分的估计和警觉,所以才设计了一个各方“充分制衡”的复杂政治机器……复杂的制衡装置使精英主义和平民权利、理性和利益之间形成一种均衡互动,维系美国200多年来大多数时候的国泰民安。

——刘瑜《民主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3世纪末以来英国议会角色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复杂的制衡装置使精英主义和平民权利、理性和利益之间形成一种均衡互动”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 . 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英国)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丝矛盾。

——梁启超等著《他城》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640年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美政治体制变革中蕴藏的历史启示。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   美国宪法摘录

第一款第一条本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一条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律,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需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由此确立的英国政治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的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性文件是哪个?美国这部宪法突出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问题)在哪?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给德国带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018-12-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图示和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图片和图示,结合文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军机处内景

图五

图六

图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图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4)图四中,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其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5)结合材料一、二和图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所述“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6)图五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最早是通过哪一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图五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7)概述图六所示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8)图七是中国人民多年追求民主的结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它规定和确立了新中国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019-10-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4)材料四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是如何划分的?
2019-12-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
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漫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三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材料四   

基本内容
罗斯福总统向联邦众议院民权专门委员会发表演讲“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使人们有不虞匮乏的自由。”
联邦众议院法律专门委员会向众议院提交的报告“《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
联邦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专门调查小组向参议院提交的报告“联邦政府实际上要对国家经济每一重要方面进行负责,包括生产、劳工、失业、社会保险、住房、公共工程、洪水控制和自然资源保持等。虽然未完全剥夺各州在这些领域的统治权,但联邦政府对这些领域的政策比任何一州的管理措施都重要得多,这使联邦与州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后期一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民主政治是怎样不断发展完善的?并简要归纳当时美国政治出现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古今政治文明发展的看法。

2018-10-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结果造成“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的尴尬处境,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后面的皇帝多为荒怠懒惰或宠幸宦官之人,他们往往会将政务交给内阁处理,于是内阁地位进一步提高。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后,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百度百科》

材料二: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专制形式继承了下来,国王继续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但是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国家主权的中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首相、内阁和政府的产生与组成的法定程序:英王任命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英王批准后内阁和政府便告组成。在英国内阁制中,首相一身二任(政府首脑和多数党领袖)是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但是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如首相有义务向议会报告工作,有责任回答议员的质询。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和《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改革的和平进程。
(3)综合上述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内阁制度的不同。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成熟的;……”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

(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格莱斯顿为什么把美国1787年宪法看成是“人类……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等许多国家效法。

—《历史必修I》

(3)综上所述,概括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2018-07-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