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2020-07-08更新 | 8905次组卷 | 8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考前综合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2019-06-08更新 | 10444次组卷 | 9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10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据钱乘旦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2020-10-05更新 | 5361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为了扭转广大农民对大革命的负面认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大革命教育,树立大革命的正面形象。第三共和国教育部长保罗·贝尔强调学校应当“满怀敬意、满怀感恩地”向学童讲授“法国大革命的所有成果”,教育学童“热爱八九年原则”。第三共和国的这种措施是
A.为推翻封建王朝作了舆论准备B.共和政体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C.为共和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D.农民皇权思想逐渐衰退消亡的根本原因
2022-06-28更新 | 1395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十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1年以后,虽然德国结束了政治上的分裂,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但德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个由各地区和各邦组成的拼接物,一个由不同历史和文化传统构成的组合体。这一状况(     
A.反映德国的联邦制度名不副实B.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表明统一国家的认同有待加强D.导致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6 . 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的第二天,制宪议会上竟然出现“颂扬(国王)达到了顶点……惊得目瞪口呆、晕头转向的议员们追随着国王的脚步,簇拥着他穿过与议员们一样吃惊的人群回到邸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偶然性B.恢复君主制的思想根深蒂固
C.议员尚不具备民主政治意识D.建立民主政治道路任重道远
2021-03-20更新 | 1795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大附中、铁一、广外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2018-01-01更新 | 2735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广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培优历史试题
8 .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国别事例材料出处
英国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一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美国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王希《原则与妥协》
法国法国大革命后的近百年,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及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王希《原则与妥协》
中国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程度的震,推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彩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辛亥革命的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两个典型事件,以“政治妥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政府直接投资铁路建设达155百万塔勒,并向银行借款达2000多万塔勒用于铁路建设,此外德国政府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帝国银行,并开设一些新的银行专门为铁路建设服务。这些做法
A.具有一定专制主义色彩B.加速了德国的统一进程
C.助推德国经济后起直追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2022-05-20更新 | 43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番禺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支持革命的外国移民都可以成为法国公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地位,但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通过实现普选权、新闻与结社自由等方式力图使所有人都融入法国并享有平等权利,但外来移民还是因为国籍受到歧视。1880-1930年间,法国政府通过向来法打工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的方式为亏损行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以此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1974年,法国政府采取应急性措施终止外籍劳工入境。1977年,法国决定以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业已入境的外国移民全家返回原籍。

——摘编自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

材料二

——摘自李明欢《“共和模式”的法国移民政策研究困境》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政府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法国外籍移民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1982年法国已入籍外国移民状况发生变化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