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870年前,德意志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国籍法》,这大大限制了邦与邦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从而使煤铁资源丰富的少数工业中心难以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制度和不同的工商业法律阻碍着商品的流通;由于诸邦林立,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这主要说明德国(     
A.工业发展缺乏充足劳动力B.分裂割据影响工业化的进程
C.统治者不够重视海外贸易D.资产阶级统一愿望最为强烈
21-22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国家元首掌握实权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实行君主专制制度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023-03-28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41年,某学者指出:“(德意志)还不能编制棉纱和麻纱以适应它自己的需要,还没有能从热带地区直接输入它所需要的殖民地产品,用它自己制造的工业品来偿付,还没有能用它自己的船只来经营这类贸易,还没有方法来保护它自己的国旗,还没有完善的内河、运河和铁路运输系统。”该学者强调(     
A.长期分裂阻碍德意志工业化B.德意志民族认同意识有待加强
C.自由放任政策存在严重缺陷D.近代交通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人民代表机构,建立在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基础上。但是,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多数代表的同意,而联邦议会则由君主任命的各邦代表组成。这反映出德意志(     
A.逐渐走上了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B.传统政治与民主政治交织
C.帝国议会的权力受到挤压和否定D.分权制衡的原则得到贯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保存了很多封建残余,但它的颁布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对德国及其他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意志帝国宪法》
A.积极性和局限性平分秋色B.给世界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保障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D.用法律形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革命的成果
2022-01-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9年1月,参议院议员改选时,共和派得到了82个席位中的66个。共和派乘胜追击,提出对行政、司法和军队高级将领中的保守派进行清洗的方案。麦克马洪于1月30日提出辞职。王政派在国家机构中从此大势已去。温和共和派的格雷维当选为新总统。这说明法国
A.保皇派失去政治影响B.民主宪政成果得以巩固
C.议会凌驾于总统之上D.以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
2022-01-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但又赋予皇帝极大的权力如宣战、烤和、缔约、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宰相等。据此可知,1871年宪法
A.确定分权制衡的宪政原则B.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
C.使皇帝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体现了军国主义传统
8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2021-08-10更新 | 179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美国独立后,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法、西班牙在周边虎视眈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词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

——摘编自郭华格《法国政治制度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材料三 进入19世纪后,德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平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统一后的德意志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国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积极影响及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的局限性。
10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凯恩斯意在强调
A.王朝战争促进经济发展B.工业化助推德国统一
C.经济危机导致政治改革D.社会变革需暴力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