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据学者研究,19世纪70年代法国国会选举情况如下:
时间选举情况
1871年2月在645名议员中,主张君主制的正统派、奥尔良派和波拿巴派共占420名,自由派占80名,共和派仅占145名(包括激进共和派不足40名)
1871年7月议会补缺选举,共和派在39个省区胜利,获得114席的99个席位
1874年5月共和派与其他各派联合,促使布罗伊内阁倒台
1875年1月共和派与各派妥协,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  )
A.政治局势动荡,政体变化频繁B.共和帝制角逐,议会斗争激烈
C.巴黎公社失败,帝制全面复辟D.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支持共和
2022-11-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普)
2 . 为了扭转广大农民对大革命的负面认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大革命教育,树立大革命的正面形象。第三共和国教育部长保罗·贝尔强调学校应当“满怀敬意、满怀感恩地”向学童讲授“法国大革命的所有成果”,教育学童“热爱八九年原则”。第三共和国的这种措施是
A.为推翻封建王朝作了舆论准备B.共和政体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C.为共和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D.农民皇权思想逐渐衰退消亡的根本原因
2022-06-28更新 | 1390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议行分立”的政治结构,世袭的皇帝高高在上,享有行政、军事大权,可以任免首相,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向帝国议会负责。帝国议会享有的立法权也很有限,既受联邦议会的抑制,又受皇帝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A.德国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B.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C.德国的民主政治不够成熟D.德国保留了大量军国主义残余
2022-05-31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是1885年德国皇帝威廉一世为庆祝俾斯麦七十大寿而命画家创作的作品,一身白色元帅礼服的宰相俾斯麦居于画面中心位置,身边是全身戎装的将军。这一处
理方式意在
A.突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肯定俾斯麦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C.彰显帝国宰相是军队的统帅D.宣扬德国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1年德国境内流通的硬币有126种、银行钞票有108种、国家纸币有43种。新帝国成立后,1873年通过货币法,确立金本位制;1875年通过银行法,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唯一握有发行纸币权的帝国银行,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银行体系。材料表明
A.德国政府放弃了自由贸易原则B.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增强
C.政治统一促进国内市场的形成D.德国黄金业开采冶炼迅速发展
6 . 有人认为,普鲁士等邦统治阶级采取“上层革命”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完成了社会和国家性质的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生不逢时,出世太晚,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要协。这说明,德意志帝国专制特征主要缘于
A.社会变革的特殊性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转型时代的局限性D.君主专制的顽固性
2022-03-16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训练试题6
7 .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58名上院议员不仅由各邦君主任命,而且均由各邦保守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担任,对立法及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有权在皇帝同意之下解散帝国议会。这说明,德国代议制
A.具有一定的保守色彩B.有效地限制了德皇权力
C.推动了德国的政治崛起D.立法权由议会上院掌握
8 . 1487 年,德意志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颁布《纯正啤酒法》,确保仅用未受污染的洁净水酿造啤酒,这一法律得到众多邦国的认同;1871 年,巴伐利亚将这一法令能否被接收作为其加入新德意志帝国的条件。对“纯正啤酒”意识的强化有利于(     )
A.促进统一进程B.强化君主权威
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
9 .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材料一   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摧毁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势力和德意志联邦的全部旧关系,完成了300多年来德意志民族不断追求的统一大业,并把德国带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统一的德意志民族不再任由欧洲强邻欺压和宰割。统一也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保留了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煽动并利用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成为欧洲国际政治中不安定的根源之一。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1945年2月,在法西斯灭亡的前夕,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9月,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尽管如此,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东欧剧变的历史环境下争取民族统一。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柏林墙”开放,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在美、英、法、苏四强同意下,两德达成统一。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德国两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两次统一的方式的差别及其影响的不同。.
2022-02-13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宣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国内市场关卡林立B.政治上四分五裂
C.工业革命举步维艰D.宗教改革导致信仰缺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