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威廉一世于1861年继承了普鲁士王位,这位曾参加过1814年阿尔克斯会战的国王一上台,就发表训词说:“在将来,普鲁土的陆军就要变成普鲁士的武装民族。”据此判断,他的意图是(     
A.建立现代化帝国军队B.宣扬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C.以暴力方式统一国家D.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组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三项法律都不曾专门阐明“共和国”这一概念,也没有规定成立“共和国的国民议会”,但在法律中多次提到“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检察官”等职务,并规定总统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这可用于解释(     
A.宪政体制形成过程中的严谨性B.民主共和制已成为法国社会共识
C.法国内部政治力量的激烈斗争D.启蒙思想的宣传与传播有待加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人与人之间不论在社会生活或私人生活中,个人的联合成为社会的纽带。这些关系因受等级和不对等的影响,其特点一般都是有权势的人给予自由人保护,自由人则表示竭诚效忠。这种复杂的联系制度取代了已然消失的非个人的国家权力。

——摘编自郭佳丽《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决定让路德出席在沃尔姆召开的帝国会议。在会议中,路德据理力争,决不放弃自己的宗教主张,加之在此之前,路德已经通过焚烧利奥十世的晓谕向罗马教廷的权威发起挑战。德国的教会实质上不再受罗马教廷的控制,罗马教廷对德国政治的控制力减弱,德国有了自己的宗教新思想,也不再受罗马教廷的盘剥。

——摘编自程子妍《试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在行政架构上实行联邦制。在组织结构上,新成立的帝国由25个邦和帝国直属领地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在58个议席中,只需14票即可否决任何议案。因此,拥有17个议席的大邦普鲁士有能力否决任何不利于它的法案,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邢来顺《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结果及其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统一的标志及其政治架构,以及实行这种政治架构的主要原因。
2022-07-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71年以后,虽然德国结束了政治上的分裂,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但德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个由各地区和各邦组成的拼接物,一个由不同历史和文化传统构成的组合体。这一状况(     
A.反映德国的联邦制度名不副实B.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表明统一国家的认同有待加强D.导致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是德意志铁路修建的启动时期,其启动时间仅次于英国。不过德意志工业自身发展的状况远不能满足当时铁路修建对技术以及火车装备附件的需求。因此在40年代中期,在德国有245台蒸汽机车在行驶,其中207台机车来自外国进口。好在,从1840年到1870年,整个德意志社会的流动资金的1/5投资在铁路建设上。德国投资者为了追求利润的回报,积极进行蒸汽机车的仿造以及铁路建设技术的革新。1850年,每英里铁路建设的平均造价:英国超过30000英镑,比利时为16500英镑,德国仅为11000英镑。

——摘编自马冰《德国近代铁路建设特点及其意义探析》

材料二   到1852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建立起来。铁路冲过各邦的边界,伸向北海沿岸和南部山区,不同地区的物产得以更好地交易。它还以独有的威力闯入各种旧有的生活习俗,普通人也可以和国王一样乘坐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有人认为分裂的政局影响铁路的进一步发展,而歌德却说:“我倒不怕德国不能统一,建好的公路和将建筑的铁路都会对此起很好的作用。”

——摘编自孙继静《现代化视域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铁路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2-07-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1812到1815年间,格林兄弟将广泛流传于德意志民间的古老传说和童话故事汇编出版,为这些口传故事赋予了统一的书面语言形式。他们的作品(     
A.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初步的基础B.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顺应了德意志走向统一的趋势D.讽刺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是妥协与平衡的结果,这种妥协体现在自由主义和君权思想之间,且各邦君主的代表还组成了联邦参议院,负责立法,这些都增加了新帝国政体的脆弱性。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     
A.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B.代议制民主有待发展
C.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D.军国主义的色彩浓厚
2022-07-0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和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后半期,“德国的资产阶级处在执掌大权的保守贵族阶层与尚未参与执政的社会主义群众之间,作为一个等级来说,资产阶级没有把与贵族争夺在国家中的优势地位的斗争彻底进行下去,以达到实行议会政治的目的”。这说明德国(     
A.资产阶级没有掌握近代化领导权
B.宪法缺乏保障资产阶级权利的规定
C.有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
D.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相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意志旧秩序的瓦解,正是在拿破仑的统治下,在这种外来强权政治的压迫下,这种军事帝国主义的局势中,才成为了现实。”由此可知,德国(     
A.军事帝国主义在拿破仑战争中建立B.政治文化的重构成为普遍社会诉求
C.社会变革被打上了法国的政治烙印D.旧秩序瓦解的关键是外来强权压迫
2022-07-03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鉴于社会动荡给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严重破坏,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现代性孕育稳定,而现代化则滋生着动乱”的命题。丹尼尔·贝尔认为社会由技术一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组成,正是这种领域间的脱节断裂与对立冲突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李普塞特从冲突与一致,民主与经济发展、民主与合法性的角度来研究西方社会冲突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秩序问题。拉尔夫·达仁道夫从欧洲社会和世界范围的广阔视角分析,认为权利和供应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多变的20世纪社会历史的关键”。

——据万华炜《政治稳定机制:现代西方学者的旨趣及其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具体明确,论述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2-06-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