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以对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立足人伦关系,强调“五伦”。蒙学教材《幼学故事琼林》《重订三字经》《重订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均明确了君臣、父子、兄弟等“五伦”关系,指出“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要求。古代蒙学教育还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对“孝悌”思想的倡导和颂扬始终贯穿于各类蒙学文献中,如《三字经》中就有“首孝悌”的内容,《小学诗礼》中也设有“事亲、事长”的章节,宋代《神童诗》中还编入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经典名句,明代启蒙读物《龙文鞭影》中则通过典故塑造一个人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

——摘编自吴彦霞 《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世纪结束后,随着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英国幼儿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出现了幼儿园、保育学校、托儿所、家庭游乐场等教育机构。18世纪,英国一些教育家针对当时学儿童生活学习的现状,陆续创办了不同的学校及慈善机构,与此同时,欧文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引起了其他人士的积极响应,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热潮。但直到19世纪末期,麦克米伦姐妹创办的保育学校才促进了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并拨款资助,19世纪以前,英国幼儿教育基本上是以教会团体和慈善人士创办的济贫性慈善学校为主。18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仍然认为教育是上层阶级的特权,英国也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学校双轨制幼儿教育机制。

——摘编自周晓慧《英国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体现的教育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幼童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幼童教育的当代启示。
2021-04-26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内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时代。不过,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18世纪初安妮女王统治时期,她的犹豫及体弱多病,使得她对于内阁的操控远远比不上威廉,这使得内阁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内阁与议会之间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关联,这为日后内阁从对君主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是“光荣革命”以来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大改造。……在改革法案中,统治阶层尽可能地满足强大起来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要求,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分裂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同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以满足,而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1832年改革法案具有极大的重要性,自此,英国走出了迈向现代代议制民主的第一步。……此后议会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原则迅速确立。

——摘编自方家、张士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前后英国内阁演变的情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英国代议制发展历程中获取的启示。
2020-11-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3 .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21年,沃波尔担任财政首席大臣,全面主持政府工作,为避免内阁会议过长,沃波尔总是先找几位有实权的大臣预先交换意见。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在制定政策时兼顾土地所有者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727年,他在下院建议国王年金由70万英镑提高到80万英镑。乔治二世便让沃波尔继续担任财政大臣。沃波尔为保证内阁事务顺利进行,长期担任下院议员,还利用他掌管的财权,收买拉拢议员。议会中支持沃波尔的力量不是来自一党,除了辉格党团体外,大多是非党派议员。1742年,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原内阁绝大部分阁员,继续留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近代内阁制的萌芽和形成》

材料二   直到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现实: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责任内阁制由此出现。在这种新制度下,首席大臣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人物,赢得下院多数的支持,内阁成为“民意”的代表。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公共政策的议案主要由内阁提出,党的有效组织和党鞭的督促,为内阁通过议案提供了保证。内阁连接了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机构,两权通过议会“合并”,也保证了立法和执法的有效性。

——摘编自《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沃波尔内阁长期执政的原因,并说明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的理由。
(2)据材料一、二,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内阁制度的演变趋势。据材料二概括责任内阁制确立与完善的推动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近代英国内阁制演变趋势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4 .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体现社会进步。……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根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下地方从属中央的关系。州不是由联邦政府设置的行政区划,而是联邦的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的权利。……在18世纪后半期,当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尚处于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的时代,独有美国创建了联邦制,这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1787年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在此之前,地方各州的州议会和州政府已经实现了选民选举产生的制度。这样,美国就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上确立了共和制度。……历史上,古代的罗马共和国、近代的威尼斯共和国或尼德兰共和国,都是在地域狭小的国家建立的。美国是近代全世界第一个在幅员广阔的土地上建立共和制的国家。

——《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第一次革命创建了一整套制度,这套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这套制度的总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前期,英国进行了哪些“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
(3)根据材料三概括,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2019-06-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巨,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巨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事情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叶向高认为“阁臣”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神宗时期,“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下侵六曹之职掌”说明了什么?
(4)依据材料三谈谈近代英国君主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政治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9-03-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阿克顿(英国历史学家)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请回答:
(1)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多元利益的妥协”?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
2019-01-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7 . 2019年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7周年。据英国民调显示,许多英国公民将终身为国服务、从未“行差踏错”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列为最尊敬的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议会在立法上开始居于压倒国王的主导地位。从法律上讲,国王继续享有立法否决权,但控制钱袋的权力使议会的立法要求总能实现,而国王政府提出的议案却经常被议会否决。……威廉三世曾作如是说——“议会将拒绝通过拨款案”。在1696年以前,威廉三世确曾5次行使否决权,但被他否决的5个法案经议会复议和第二次通过后,最后都成为正式法律。此后威廉再未行使否决权。从此以后,国王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法案送交国王签署只是一种例行手续罢了。

——程汉大《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   近代英国内阁是由中世纪的枢密院派生出来的。到18世纪初,内阁作为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管理机关的性质愈加突出,英国开始由不担任直接行政职务的成员组成但却享有统治权的枢密院时代跨入由行政部门首脑组成的内阁政府时代。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内阁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立于王权之外,依附于议会下院、主管行政决策的权力实体。

——陈蕴《国王与议会关系的颠倒——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材料三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长达64年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也是“大英帝国”走向繁荣、显赫又逐渐盛极而衰的时代……著名散文家麦考莱在他的《英国史》里,把维多利亚时代看作最富庶、文明、伟大的时代……不过凭心而论,大英帝国的兴衰与维多利亚女王没有多大关系。

——《维多利亚时代》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国王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的原因及反映的本质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王和内阁之间关系的演变情况。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大英帝国的兴衰与维多利亚女王没有多大关系”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是如何一步步被架空的。
2019-05-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8 . 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3)材料三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18-11-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