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致的反抗。

——摘自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从1714年以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摘自《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总统和副总统按以下方法选举:每个州依照该州议会所定方式选派选举人若干人,其数目同该州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

第二款……总统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但须经出席参议员三分之二的批准。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
(2)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总统的权力及其特点。指出英、美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共同趋势。
2022-06-0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

材料二   18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贵族政治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
(3)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
2021-07-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制度的存废与革新”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材料二   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三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1)据材料一,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人的共同政治心理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光荣革命”到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过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德国历史进程的双重影响。
4 .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21年,沃波尔担任财政首席大臣,全面主持政府工作,为避免内阁会议过长,沃波尔总是先找几位有实权的大臣预先交换意见。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在制定政策时兼顾土地所有者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727年,他在下院建议国王年金由70万英镑提高到80万英镑。乔治二世便让沃波尔继续担任财政大臣。沃波尔为保证内阁事务顺利进行,长期担任下院议员,还利用他掌管的财权,收买拉拢议员。议会中支持沃波尔的力量不是来自一党,除了辉格党团体外,大多是非党派议员。1742年,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原内阁绝大部分阁员,继续留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近代内阁制的萌芽和形成》

材料二   直到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现实: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责任内阁制由此出现。在这种新制度下,首席大臣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人物,赢得下院多数的支持,内阁成为“民意”的代表。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公共政策的议案主要由内阁提出,党的有效组织和党鞭的督促,为内阁通过议案提供了保证。内阁连接了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机构,两权通过议会“合并”,也保证了立法和执法的有效性。

——摘编自《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沃波尔内阁长期执政的原因,并说明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的理由。
(2)据材料一、二,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内阁制度的演变趋势。据材料二概括责任内阁制确立与完善的推动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近代英国内阁制演变趋势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内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时代。不过,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18世纪初安妮女王统治时期,她的犹豫及体弱多病,使得她对于内阁的操控远远比不上威廉,这使得内阁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内阁与议会之间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关联,这为日后内阁从对君主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是“光荣革命”以来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大改造。……在改革法案中,统治阶层尽可能地满足强大起来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要求,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分裂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同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以满足,而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1832年改革法案具有极大的重要性,自此,英国走出了迈向现代代议制民主的第一步。……此后议会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原则迅速确立。

——摘编自方家、张士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前后英国内阁演变的情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英国代议制发展历程中获取的启示。
2020-11-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比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力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化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都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佩勒姆(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佩勒姆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纪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佩勒姆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英国
政体总统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名称总统国王
产生方式选举世袭
任职任期制终身制
权限有实权无实权
政府首脑名称总统首相
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三“笼子——白宫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的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美国在法律文件诞生之前,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英国在此法律文件之后,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从总统行使权力的角度,举一例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现代西方国家政治运转的总原则是什么?政治发展总趋势又是什么?
2019-0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以对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立足人伦关系,强调“五伦”。蒙学教材《幼学故事琼林》《重订三字经》《重订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均明确了君臣、父子、兄弟等“五伦”关系,指出“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要求。古代蒙学教育还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对“孝悌”思想的倡导和颂扬始终贯穿于各类蒙学文献中,如《三字经》中就有“首孝悌”的内容,《小学诗礼》中也设有“事亲、事长”的章节,宋代《神童诗》中还编入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经典名句,明代启蒙读物《龙文鞭影》中则通过典故塑造一个人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

——摘编自吴彦霞 《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世纪结束后,随着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英国幼儿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出现了幼儿园、保育学校、托儿所、家庭游乐场等教育机构。18世纪,英国一些教育家针对当时学儿童生活学习的现状,陆续创办了不同的学校及慈善机构,与此同时,欧文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引起了其他人士的积极响应,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热潮。但直到19世纪末期,麦克米伦姐妹创办的保育学校才促进了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并拨款资助,19世纪以前,英国幼儿教育基本上是以教会团体和慈善人士创办的济贫性慈善学校为主。18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仍然认为教育是上层阶级的特权,英国也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学校双轨制幼儿教育机制。

——摘编自周晓慧《英国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体现的教育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幼童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幼童教育的当代启示。
2021-04-26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质询是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监督政府的常见形式,也是实现政治民主最有威力的工具之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摘编自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材料二   2003121日首相布莱尔就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多次在下议院接受质询。由此将质询与议会调查结合起来,议会外交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近1个月的调查。内阁政府的核心成员甚至布莱尔本人一个个被迫到调查委员会作证,民众对布莱尔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持续下降,并一度由此引发了政府危机。

——摘编自杨临宏《国外议会的质询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的议会质询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