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下地方从属中央的关系。州不是由联邦政府设置的行政区划,而是联邦的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的权利。同时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自白幼缔、张文燕《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解析》

材料三: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宪法确立了哪些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制度对近代法国、德国的民主实践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导致各国政体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极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体制到了18世纪中叶,也只是在英国建立起来了,是君主立宪制的形式。法国经过1848年革命、1871年的革命以后,它的共和制度才逐渐巩固起来,影响到比利时等一些小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到了19世纪末还未进入近代民主国家的行列。比如说德国,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有了帝国议会,但并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还是一种专制的政体。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依据。结合所学,以伯里克利时期陪审法庭的运作情况为视角,简述当时“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中叶在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指出19世纪末德国帝国议会“并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的表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样的国度,每个人都可以免于恐惧免于压迫,自由地思想自由地信仰,自由参与公共生活,自由选择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启蒙运动以来,最重要的对理想政治的想象。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一个人能免于束缚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状态。自由的反面,是通过暴力,奴役,屈从,恐惧,以及种种有形无形和内在外在的手段限制人的意志和行动。

——整理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二1868年前后是“责任制内阁”的完善时期。在1868年的大选中自由党获得议会多数席位,党的领袖格拉斯通组成自己的多数党内阁,从这个时候起,多数党组阁才真正形成制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责任制内阁”的权力得到急速扩张,主要表现在对议会的控制,有些年份控制议会议案的通过率高达99%,议会被戏称为“内阁专用议事厅”。

——郁晓冬《历史发展的慢镜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从人类共同属性出发对人类社会有何要求,此外,启蒙运动还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哪些深刻圆满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是通过这样一些立法行为来实现议会对王权约束……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末英国创立的“全新政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中叶形成和完善的“内阁制”是如何使“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人类“失去锁链”、争取解放的角度,阐述20世纪初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历史意义。
2021-04-2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是多元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样的,各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在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以后,国民议会终于在1875130日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的宪法。那一票之差是不是出于历史的偶然呢?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而没有任何阶级……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宪法规定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如果议会反对内阁的行政措施或投不信任票,那么内阁总理就必须辞职,让总统授命另组新的内阁。

——据李昌道、徐静琳《外国法律制度导论》等整理

材料三   撒切尔夫人主张放弃大政府小社会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以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政策主张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典型特征并列举其两种典型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现象出现的原因。比较近代英法两国内阁制的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主义”在经济政策上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些政策对英国经济运行趋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6 .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信息资产阶级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威士敏士达寺)……最奇的是把各时代的款式,合冶一炉,几乎成了千年来建筑术的博览会。……然而他却没有丝毫觉得不调和,依然保持十分庄严,十分趣味。我想这一个寺就可以算得英国国民性的象征。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子矛盾。

——选自《梁任公近著第一辑上卷(伦敦初旅·威士敏士达寺)》,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近代政治制度创新的特点,并指出是如何体现“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的?

材料二   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

——《独立宣言》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代表权”问题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材料三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8 . 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明清故宫和皇帝的宝座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古希腊时期的剧院遗址          英国下议院开会照片

材料四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两大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鉴戒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5)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要求:不要分别叙述综合概括)
9 . 关键时间段和关键时间点常常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00—1800年间,全世界所有处于温带地区的主要文明,包括欧洲、中东和中国,都经历了类似的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并在17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两次达到顶峰。17世纪中期的社会混乱尤其恐怖,其后果就是使得统治者们更为关注如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   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即没有宅们赋予其名称的那些事物和观念),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1848年之间的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如何去构想人类历史上自从发明了农业和冶金术,发明了文字和城邦以来,那遥远的时代的最伟大变革?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三     关于世界现代史始于何时,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1917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二种认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有的学者提出:“1914年才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分界线,才是近代历史与现代历史的分水岭。1914年远比1900年重要。”
——据李世安《世界现代史》等整理
(1)以中国和英国为例,列举17世纪中期“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的史实,并指出两国为“保证社会稳定”所作的制度选择。
(2)根据材料二中列举的词汇,概括1789—1848年之间欧洲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
(3)材料三中关于现代史开端的三种观点所依据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