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2023-04-04更新 | 17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6-28更新 | 8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020-02-09更新 | 16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历史卷
4 . 《西方政治制度史》中指出,(英国)下院议员的当选或连任主要依靠的是政党的力量,选民投票时主要关心的是政党而不是哪一个候选人。这说明英国议员
A.要在议会活动中主动与本党保持一致B.在选举时受到本党领袖干涉
C.不能真正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D.与内阁在政治活动中共进退
2020-07-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临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期间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2014-09-25更新 | 56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下列关于英国和美国两种政治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拥有相当大权力 
②美国的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                    
③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 ④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