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8世纪,英国下院经常借助公众舆论的压力对政府的有关事务进行调查,而且议会对政府提出的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在议员进行听证时,还常常要求有关部门的大臣提供证人。这一状况(     
A.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B.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
C.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D.表明议会实际控制政府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英国的历史,尤其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精英阶层作出了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王权的保留说明,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找到适合英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具有宪法性质的《权利法案》在赋予了国王权力的同时,也对国王的权力的行使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的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被内阁所代替。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俾斯麦这位德意志历史上最精明的政治家,为统一的德国设计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这一选择总体上是源于对国内局势和国外局势的考量。国内局势大体是指社会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对比斗争,而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无疑又是由于经济发展现状、历史文化传统、原有的政治体制带来的。国际局势则是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冲突带来的盟友、敌对或中立。总的来说,统一的德意志在政体选择时,会在保障传统权力精英政治地位的基础上,兼顾到资产阶级利益诉求。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便再自然不过了。

——摘编自【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英国与德国近代政治体制形成过程中的相似之处。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益的诉求”,以及德国近代政治体制建立过程中呈现的新特点。
2022-12-0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世纪,英国国王和贵族势均力敌,实现了“共和政体的混合平衡”。1640年英国革命的原因在于国王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革命中废除国王,尝试彻底民主化的共和政体,却走向更严酷的专政。光荣革命后建立起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这表明,英国(     
A.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根植于传统
B.议会权力至上是其政治基本原则
C.近代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艰难性
D.资产阶级革命引发封建统治复辟
4 . 2020年春英国疫情最严重时,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分别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约翰逊说“今日正式发布针对新冠疫情的抗疫作战计划,该计划阐述了英国境内四大地区将如何采取一切必要且合理的措施”。伊丽莎白二世说“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为自己成功应对疫情的挑战而感到自豪。”这反映了(       
A.英国女王政治权力大B.英国首相掌握行政权
C.英国首相受议会监督D.英国议会是权力中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的英国成功地建立起一套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这时没有任何特权群体可以免税、没有税收承包人,不准出售公共职位。也不存在税收自滑的管辖区,而此时的法国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第三等级。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政府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B.政治制度的优势
C.取消了贵族政治经济特权D.工人运动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英语 gentleman(绅士)一词从法语 gentilhomme(贵族)演变而来,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扩大,每隔一段时间,所指的人的社会地位就更低一点,最终被用来泛指所有公民。这种变化
A.促进君主立宪制完善B.受到了宗教改革影响
C.冲击英国的君主专制D.反映了民主化的过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微观性构成的内部载体上,“光荣革命”以立法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主权,确立了议会主权。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剥夺了国王唯一尚存的行政权。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主要由保守党和自由党把持,轮流执政。政治体制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背后有独特的政治文化,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英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存在,俨然演化成为了一种国家理念的存在,与其民族、传统和思想浑然一体。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该国居民形成了审慎、害怕变革、崇尚改良的岛国心态,塑造了人们安于现状、乐于遵循、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的生活态度。在英国,社会各阶级价值取向都向上流社会看齐,并逐渐养成绅士风度的国民性格。

——摘编自王哲媛《影响英国政治制度的政治文化因素概述》

材料二   完成民族国家构建然后开始民主化的进程,反映了政治发展的一般逻辑,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历史上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新中国的成立,让传统的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现代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与执政、动员与整合能力,是我国现代化和民主化得以稳步推进的前提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梅斯纳说: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解决了过去日趋严重的、长达一世纪之久的混乱。被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正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则断言: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摘编自胡伟《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架构,并说明影响英国政治体制的文化内核。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新中国在制度体系上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其原因,简述“中国模式”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2022-05-09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8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85年,小皮特政府提出了议会改革方案,取消36个衰败选邑并将其原有的下院席位分配给伦敦及其他各郡;选民范围扩大到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农民。这一方案在下院表决时被否决。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政府施政理念保守B.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矛盾尖锐
C.代议民主制度衰落D.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化
2022-03-04更新 | 640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历史试题(B卷)
9 . 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程中,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实现了政治的和平转型后,走上君主立宪道路;美国通过对《1787年宪法》的美妙设计,完成了对利益的相对兼顾和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建立了联邦共和制。这说明
A.政治的转型有统一的模式B.历史与现实国情对政治道路选择的影响
C.妥协不足以体现政治智慧D.美国的顶层设计优于英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
2022-01-12更新 | 5789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