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一一以上材料来自[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
材料三 [英国]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中央大厅将议会上下两院分开,南面是上议院,北面是下议院。上议院正面坛台上有女王宝座,每年议会开会时,女王身着御袍,头截王冠,坐在宝座上发表施政演说……下议院议会大厅略小,共有650个座位,大厅正中通道北端是议长座位,通道两旁各有数排长条硬凳,议长右边是执政党议员座席,左边是各在野党座席· 一1840年,英国决定对华战争的决议就是在这儿获得通过。
一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 美国联邦政府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屹立在全国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国会大厦体现了古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包括一个半球形园顶大厅和两边各有长廊相通的侧厅,一边是参议院,一边是众议院。……白宫,是总统官邸,是一座朴素的英国乡村别璧式建筑,主楼为6层,其中两层在地下。与国会大厦相比,白宫太不起眼了。这反映美国赖以立国的民主思想。国会代表着主权在民,所以要修得高大宏伟,而白宫的主人是人民选出的第一公仆,不是君临天下的帝王,而早在白宫设计时就强调要体现出“共和制的简朴”。
——摘编自《独具特色的城市——华盛顿》
(l)根据材料一、二,说说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与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从建筑及其布局折射出来的英、美政治制度的差异性?

2 .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特别是各州以立法机关为主导的分权体制,是属于美利坚民族的。因为它是在民族革命情感炽热的大环境下,作为英国集权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这种体制相对英国而言,它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但就美利坚内部而言,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3)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加强集权的原因。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有利于美国加强集权的规定。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部法案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成为英国内阁制的滥觞,使司法权最终从行政权分离出来。这样,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转交给日益完备的内阁。可见,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君主制已经获得了崭新的阶级内容。

——赵士国等《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异议》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在各州批准会议上拥护宪法的领袖们,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与费城会议成员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完全相同;其中的多数人也都从他们的努力结果上获得了直接的私人利益。……宪法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他们的利益不知道有什么州界,他们的范围的确包罗全国。

——摘编自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理想的政治文化可以用人的健康来加以类比。政治实体的健全在于各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某一方面过于突出的话,要么恢复平衡,要么整个体制衰退,陷入不健全的状态。

——摘编自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基石”的两部法案,并概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巩固的集团”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各州的创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
2022-12-1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唐时期,公卿大臣有权“公荐”举人,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继续把持取士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唐代常举科目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考试以背诵为工,无须通晓经文义理,故人贱其科。进士科以诗赋为主,并主要以此取士。诗赋之作,贵在创新,非聪明博学之士难成佳作,故进士科最受人推重。

进入宋代,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被认为是稍具文墨的优秀子弟,皆可应举入仕。宋代废除了“公荐”制度,考试中推行封弥、誊录法,从根本上保证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原则。进士科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读书人光凭背诵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独立见解和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但只要在科举考试中能侥幸取胜,就有可能踏上仕途,并且获得比以恩荫入仕的人更多的升迁机会。

——摘编自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

材料二   在中世纪,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一切听命于国王,官吏的任命和升迁完全取决于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这就是所谓的“恩赐官爵制”。17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极大削弱,随后建立了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党派掌握了对政府中重要官员的任免权。于是,在议会选举中取胜而上台的党派,便把政府官职看作是“战利品”,合法地、公开地进行论功行赏,加以分配,这就是所谓的“政党分肥制”,……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这一现实促使资产阶级下决心改革旧的官吏制度探索新的人事行政制度。与此同时,这一时期,英国许多政治性报刊开始不断刊登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

——摘编自顾杰《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统治末年,普鲁士岁入700万塔勒(货单位),其中的600万塔勒被他用在了军队上。………他终生坚信这样的信条:“朕乃国王,故可为所欲为。……普鲁士是他的私人财产,要按照他的意旨来管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英国:维多利亚18岁成为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地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首相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除了首相职务。


(1)结合材料一指出,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普鲁士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当时俾斯麦拥有哪些权力?和英国首相相比,德国首相与国王的关系有何不同?同样作为立宪君主,祖孙二人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大的差别?
2020-0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美国总统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确立“议会至上”的。

(3)依据材料三,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2016-11-27更新 | 626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三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


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8 . 阅读有关“英国议会改革”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英国议会改革”大事记
1832年,英国第一次进行议会改革: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新兴工业城市获得较多议席.同时,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得到选权。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贵族地主势力进一步降低;1/ 2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许多农民获得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1885 年通过法案,重新划定选区,基本实现平等代表制.
1911年,议会又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将议会期限由七年缩短为五年;二是下院议员实行薪金制。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下院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但是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成为英国政治进步的主要障碍。
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获得通过,上院否决权被极大削弱。
1918年,第四次议会改革,30岁以上已婚的有自己独立财产的女性获得选举权;
1928 年,第五次议会改革,21岁以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所有成年公民普选权实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体现的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