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英国议会和美国国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议会和美国国会都是本国权力的中心
B.英国议员和美国国会议员都经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
C.英国议会和美国国会都可以选举产生本国的政府
D.议会多数党的领袖都是首相
2018-01-2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梧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政体既“没有割断历史”又“超越传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美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   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初等教育法》,逐渐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由大学到中学,一轨自下而上由小学到职业学校。一轨为资产阶级和贵族子弟设立的,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弟设立的。前一轨设立的学校有公学、文法中学和大学。这类学校是培养未来统治者或社会上层人士,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费昂贵。后一轨设立的学校主要有初等学校、职业学校、高等小学等,以培养体力劳动者为主,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这两轨极不相通,也不相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学制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学制的影响?并思考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没有继承人,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A.封建势复辟力依然存在
B.责任内阁制十分优越
C.国王已丧失了政治权力
D.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
5 . 下图为某国政治中枢运作图,其反映了
A.美国联邦共和制B.法国议会共和制C.英国君主立宪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2017-12-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华侨、新桥、罗圩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说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
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C.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2017-11-17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6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材料中“地上的平衡”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英国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8 . 北美殖民地战事失利后,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亲信组成的内阁遭到议会反对党的强烈批评。面临倒台的首相对国王说:“现政府的命运已经绝对地、无可挽回地被否定了。狂潮如此凶猛,难以阻挡。陛下深知,在这个国家里,圣上不可执意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议。”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政体遭到议会反对B.议会总揽国家行政大权
C.王权受到议会限制D.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下议院公共账目委员会27日公布的报告建议英国王室设法开源节流,以筹措资金维护和修缮王室的建筑。报告说,在2012~2013年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英国国库获得了3100万英镑。

——2014年1月30日《政治新闻》

材料二

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进口税和货物税,以偿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非经法律规定拨款,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一切公款收支的定期报告和账目,应随时予以公布。

——节选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英国君主的收入来源及近代英国财政权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宪法中关于国会财政权的内容。这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国会的权力是什么?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比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力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化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都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