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哈利法克斯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激烈的党争中因态度超脱,不参与任何政党而被称为“骑墙者”,并以此为傲。他宣称:“国王可以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而两党终归要合二为一,共同效忠国王”。这表明英国
A.政党政治尚未形成B.内阁集体负责尚未形成
C.两党制度形同虚设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 . 英美代议制的确立,引导了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北大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顺应这些自然本性的各项中央权力,都喜欢和鼓励平等,因为平等特别便于中央行使权力,使中央扩大和巩固权力。……政府是爱公民之所爱,并且自然是恨公民之所恨。这种感情一致的共同体,在民主国家不断将每个公民和国家元首结合在同一思想之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隐秘的和恒久的同情。……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自然喜欢中央政权,并愿意扩大它的特权;而且,如果这个政权忠实地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确切地再现了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它的信任就几乎是无限的,并准备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献给它。

——摘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但在19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以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自人民版历史教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公民和政府是“感情一致的共同体”。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看法。
3 . 据媒体报道,首相约翰逊表示为了完成英国脱欧,将采取多种手段,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而亲欧派议员声称,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届时如约翰逊拒绝下台,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这些情况说明
A.首相需顺应民意以维护内阁稳定B.英国政治传统可能出现弹性变化
C.欧盟一体化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D.英王对行政权的影响力逐步上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联席的特别会议,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并向后者提出一项“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等。这项宣言在168912月被议会制订为正式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一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材料二   18714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和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宣战、媾和等权力,皇帝有权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以解除他们的职务,有权召集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

——摘编自许屹山(《试论近代德国的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制订(权利法案》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德国皇帝相对于英国国王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021-07-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新高二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梁启超撰文称,“法国民变大起,摧毀王室,而行共和之政,其后更为拿破仑之帝政,又为王国,屡次转变,糜烂不堪。”但英国则不然,“自近古以来,非如各国之有大骚动,故能次第进步,继长增高”。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
A.英国政治制度进步缓慢B.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稳定性
C.法国王位争夺比较激烈D.法国政局变换快革命较彻底
6 . 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
A.推动了立宪政体的发展完善B.限制了责任内阁的权力
C.利于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D.有效遏制了腐败的产生
7 . 19世纪中期,凡是议会通过的决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内阁有行政门呈报的文件,包括外交部的公文,她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处置。这表明,英国
A.国王仍掌握立法权B.女王理政方式单一
C.内阁只对国王负责D.国王已成为了“虚君”
2021-06-0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在乔治一世执政时期(1714-1727年)到乔治三世执政(1760-1820年)初期,一切比较重要的国家职务、重要的教会和军事职务的任命,全集中于国王及他的亲信即所谓“国王之友”手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未确立B.责任制内阁未形成
C.国王仍是权力中心D.代议制政体需完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王权衰落并非光荣革命之后。君权强大时,有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时开期、都铎王朝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君权弱小时,如金雀花王朝的失地王至爱德华一世、二世、三世时期……光荣革命后,强如威廉、乔治三世,弱如安妮女王、乔治一世、乔治二世等。

——【英】梅特兰《英国宪制史》

材料二  如果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开始的话,德国君酒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二者相距近200年之久。从逻辑上讲,采用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帝国应该吸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经验使其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英】马里奥特《英国政治机构》


(1)根据材料一,提炼英国“王权衰落”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原因。
2021-05-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3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不赞成爱尔兰实行自治,想动用国王特权否决议会决定。首相阿斯奎斯劝诫他道“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是“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后来,乔治五世打消了使用否决权的念头。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体制僵化削弱国家实力B.首相权力在不断扩张
C.政治传统保障立宪政体D.王权为议会剥夺殆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