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13年,英国外交委员会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要求予以通过.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强调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并顶撞了女王,结果他为自己的轻率举动而受惩罚,丢了官职。这表明,当时英国(     
A.代议机构形同虚设B.固守传统的君权观念
C.内阁的权力在膨胀D.君主立宪制尚需完善
2 . 内阁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的,其职责在于为君主出谋划策并协助君主处理政务。1688年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内阁的公开化、正式化以及内阁与议会、政党的关联,使得内阁的合法性逐渐增强。这表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     
A.具有务实与妥协的政治智慧B.是对开明专制思想的实践
C.存在专制与民主的现实冲突D.体现了三权分立政治原则
2023-01-06更新 | 394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6-28更新 | 859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我们谈到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时,许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实行的是西方民主制,在不同的国家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比如说,在最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诞生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同样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主的法国,却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总统共和制。分析其中的缘由,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各国历史与国情的差异;不同的历史条件造就了各国千姿百态的制度模式和政治文化,而别具特色的国情与民情把各国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文化积淀与西方民主制度的观念有机融合,从而开创出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模式,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宝库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摘编自徐红、赵萍丽《比较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围绕“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英国下院议员的产生一直维持着复辟时代以前的选举制度,即只有拥有相当于200英镑的土地或其他固定资产的男性公民才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政体有待于确立B.封建势力仍主导着国家政治
C.1832年议会改革并不彻底D.新兴力量仍被排斥在政权外
2022-04-12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实战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
2022-01-12更新 | 5788次组卷 | 5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英国政体中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率的组成部分,即英国宪制有效率的秘密可以被描述为内阁与议会的紧密联合和几乎完全的融合。内阁不但是被议会提名的行政者,它还是可以破坏自己的创造者,以及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者。这说明英国
A.立法和行政既分立又相互融合B.严格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C.内阁既是行政机构也是立法机构D.首相操纵了国家的立法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760年,英王乔治三世一上台,马上改组政府,把所有具有王政复古思潮的人聚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安插到重要的职位上去,形成“国王之友”派。他亲自审阅议会的投票报告,并授意建立了一个专门收买议员的财政管理办事机构。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通过内阁控制了议会的财政权
B.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
C.以议会为核心的民主制度尚需完善
D.国家决策权力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
2021-06-09更新 | 1158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近代西方国家在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和妥协,政治妥协便成为推动近代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

——摘编自何光明《政治妥协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为例》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史实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注意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托马斯·潘恩(1737-1809年)在《常识》中指出: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我们就会看出它们是掺杂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肮脏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材料意在说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妥协性B.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因素
C.斯图亚特王朝曾实行残暴统治D.民主共和构成英国政体的主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