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698-1700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运用外交特权与法国签订条约,引起贵族阶层不满。1701年议会变革了这项特权,君主虽仍享有外交权威,但外交政策必须由内阁制定,还须交议会核准。这表明
A.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B.议会与国王矛盾不可调和
C.英国议会权力受到制约D.君主立宪制得到稳步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千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国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根据材料,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3 . 据记载:1778年夏,伊萨克巴雷要求议会设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政府开支,国王和政府无可奈何:1779年,罗金厄姆等在上院攻击“恩赐制”,要求削减国王年金;翌年4月,下院议员丹宁削弱王权的提案以18票在下院通过,国王及其亲近展惊,但无法报复。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国王日渐成为众矢之的
B.责任内阁制己初步形成
C.上下两院差别基本消失
D.国王政治权力不断削弱
4 . 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8-12-17更新 | 349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封丘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少史学家称道,“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具备了“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体现这一现象的举措是
A.确立君主专制
B.实行王权至高无上
C.开创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
D.确立议会制度
2018-09-3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四中2019届高三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2017-08-04更新 | 3704次组卷 | 8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