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从17世纪开始,英国首先确立了王在法下,即国王必须根据法律统治的原则,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英国政体应该用“立宪君主制”而非“君主立宪制”来表述。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应该是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确立的政体。两种不同表述(     
A.推动德国政治体制改革B.反映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C.造成学术研究无所适从D.基于英德权力结构差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中期,英国达到强盛的顶峰。然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工业独霸全球的地位却开始丧失了,但从绝对数字上看,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然而这种富庶更像是一种罪恶,在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始终不均,贫富对比十分明显,这与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虽然这一时期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但维多利亚时代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一个时期。而维多利亚文学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带有宏大与多样性的特点,诞生了一批顶天立地的文学巨人。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概括材料中相关的两个历史情节,并予以评价说明。(要求:概括历史情节,逻辑严密,评价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
2022-01-12更新 | 5790次组卷 | 5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明德湘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英国是典型的“混合宪制”,即“主要政治权力的分割不够清晰,不受单一固定的成文法限制,不过于强调权力的平等均衡。所以,高层行政权和立法权可由同一批人掌握,上院大法官甚至拥有三种权力,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可以酌情调整。”这表明英国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B.制度改革的渐进特征
C.忽视权力制约平衡D.政治体制具有灵活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来的历史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从农业社会的王朝国家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如何利用原有王朝国家的资源来构建新的国家体系,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英国人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历过激烈的冲突和斗争,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在逐步收回王室实权的同时保留了王室,并充分利用了王室的传统地位,把它融入了英国现代政治体系之中,并最终使其成为政党、首相、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国家礼仪象征和半超越性质的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让人领悟到英国王室在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

——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结合世界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2-19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早期,欧洲先后发生过两场且有重要意义的革命。一场是1688年英格兰的"光荣革命",一场是1789年的法国革命。两场革命都是在制度层面上展开的,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现代性。英格兰的"光荣革命"走的是"君主立宪"的道路,它用法治性质的立宪主义反对专制主义。在君主框架下,政体却从专制走向宪制。法国革命是带有民主性质的共和主义革命,它同时摧毁了"国王的两个身体",既消灭了君主的肉体又取代了王政的制度。绵延上千年的古老国体,从君到民,发生一百八十度的翻转。比较之下,"光荣革命"是保守主义性质的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是激进主义的。由此,保守主义现代性和激进主义现代性便构成了17世纪以来制度现代性的两张面孔。

——摘编自邵建《现代性的两张面孔∶英法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虽然议会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利用历史时机确立了自身的独立性及其权威,但国王的权威并没有受到摧毁,他可以召开内阁会议处理政务。短时期内,不可能将国王的权威抹煞干净。据此可知,英国
A.国王依旧是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C.议会的权力至高无上D.内阁首脑对国王负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