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2019-01-30更新 | 2537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2017-08-04更新 | 3706次组卷 | 8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2018-05-25更新 | 2127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检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选举以公开方式进行,出卖选票、收买选民现象司空见惯,1689年8镑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席位却花了900镑、这一史实反映了当时(     
A.工业资本要求掌权B.议会选举混乱不堪
C.代议制的严重倒退D.议会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2022-11-01更新 | 41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议会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最初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代表国王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这主要反映出,英国近代民主制度
A.秉持王权至上的原则
B.源于国王与贵族抗衡
C.具有继承性和渐进性
D.缺少自主创新的精神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说明英国
A.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B.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
C.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D.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
2020-02-12更新 | 7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这些言论旨在
A.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提高英国议会决策的效率D.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
2020-06-14更新 | 54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9 . 西方某政治家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
A.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B.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
C.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D.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彩
2020-02-10更新 | 53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家们行动坚决、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独立和自由的人,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追求和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哲学理论,才能使得启蒙运动贯穿数百年,席卷整个欧洲。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摘编自徐辉《浅析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思想》

材料二   英、美、法政体是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在理论上实践了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王国”,只是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才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实现形式。英、美、法三国普遍形成了相互竞争但又争而不破的两党或多党制,它们认为对不同权力机构的掌控和彼此制衡才是民主制度能够实现权力制衡的关键所在。德、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在政体上却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了世界政治的发展。

——摘编自康晓《英美法三国政体的异同及其文化成因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启蒙运动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德日与英美法近代政体存在差异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