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区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专制形式继承了下来,国王继续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利,但是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国家主权的中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有权缔约,有权任命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其他官员的权利,但需要国会同意;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仍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此法,即有效。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材料中“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是指雅典哪种民主制度?结合伯利克里演说,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英美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在政治上的不同。
(3)综上所述,说明雅典民主制度与英美现代民主制度的关系。
2022-09-0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行政与立法其实处在一种双头状态下,双方各行其是,缺乏配合的机制。到安妮女王时,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的控制下,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先成为下议员。同时内阁意见必须统一,由此就逐步发展成内阁的集体责任制,内阁作为整体对议会负责。当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原则确立后,政府要么服从议会,要么下台。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总的说来,美国的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制宪会议上意义重大的妥协还有不少,至少应包括两院制和总统选举法等问题上的妥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关系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民主政治“三大妥协”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法国民主道路的不同点并分析两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2021-07-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较大,英国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为主,目的是提拔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美国没有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因此其文官制度虽然承袭了欧洲的传统,但是却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界并不明显,政府官员可以兼任议会议员,因此,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有较多的限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明确,因此,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行政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作为人民的一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而且应当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从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公务员。允许行政机关依法辞退少数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丧失公务员条件的人员,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

——自李俊《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成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材料二   联邦宪法遵循了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维护政府赖以建立于人民之中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一旦政府妨害这种目的,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宪法同意用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立的方法来制约政府。根据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既是合众国的公民,又是各州的公民。

——摘编自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所体现的宪政原则。

材料三   袁世凯手握北洋六镇,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先南下攻陷汉口、汉阳,对南方施加压力,又同南方展开合议。南方方面向袁世凯提出:只要他能逼使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举他为大总统。袁世凯随后对已束手无策的清廷施压。1912212日,清帝宣布退位,宣告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15日,南方的参议院改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帝退位的原因。

材料四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摘编自约瑟夫﹒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看法,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1)指出材料一中各图所展现的政治体制。图3体现了美国政体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与图2相比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之处。简析图4与图3所示政体的本质区别。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材料三、四分别出自法国和德国的哪部政治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文献颁布的历史作用。
(4)通过对中外政治体制变化的研究,请你谈谈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6 .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渐进式政治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世界历史上看,不同类型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实国情的差异,其政治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自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人已经学会用和平的妥协手段来解决政治冲突。在工业化推动下,在议会改革运动的压力与挑战之下,在君主立宪制的既有框架之下,英国推行一条渐进的议会改革模式,逐步走向民主政治。1832年6月,议会改革法案经国王签署后正式生效,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随后1867、1884年两次通过议会改革法案逐步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1918年关于妇女选举权的《人民代表法案》在议会两院通过,妇女选举权取得决定性胜利。10年后,妇女获得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这也就意味着,英国所有成年人均获得了平等选举权,从而实现了政治参与的大众化,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英国实施“渐进式政治现代化道路”的有利条件并指出其实质。
(2)据材料,归纳英国政治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及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的认识。
7 .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公元前221 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它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的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材料二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 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会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哪些运作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传统?

材料三:用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余秋雨《行者无疆》


(3)材料三评价的是近代哪国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国的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四:①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 … 可决定其免职。②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③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       皇帝在国际法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意志皇帝掌握了哪些权力?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什么样的政体?
2020-08-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邦正是若干(许多)公民的组合”……“城邦不论是哪种类型,它的最高治权一定寄托于‘公民团体’,公民团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在一个同样的人们组成的社会中,根据平等和一致原则,实行轮番为治的制度,却是合乎正义而值得称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立法,中国逐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由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人民政协积极探索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就决策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截至2017年,全国农村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5%;55个少数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14.7%。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关于古代希腊城邦政体构建的基本主张,并指出该政体构建明显的局限性。
(2)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运用有关史实论证。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实现民主政治历经了种种挫折和艰难,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从荷马时代到城邦独立自由的终结,我们视为“古典时代”。(希腊)带有军事民主主义色彩的王权向贵族共和过渡,更进一步向民主政体过渡。...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王权的强弱在起点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对外扩张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思想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 胡钟达《古典时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英国政治权力实际上都掌握在内阁和下院手中。行政权和立法权是混合的,内阁成员必须是下议院议员。……法国总统有权任命总理和组织政府,有解散国民议会的权力。政府提出的法案议会要优先讨论,政府可以要求议会授权制定政府法令,其权力与法律一样。议会立法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对政府的倒阁权也受多重限制,使之很难行使。

——摘编自肖继、王薇《英、美、法三国议会制度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

材料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的疑问,毛泽东提出了探索“民主新路”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毛泽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又善于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摘编自李良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由君主制和贵族制转向民主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法两国议会与政府关系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设计并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综合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

我们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
(2)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的政治设计是指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体现。在发展民主方面,新中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有何不同。
(5)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020-03-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