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非常好,它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尽善尽美的东西。如果选民扩大到“自私自利的大众”并实行多数人统治,就必然导致暴力、腐败、混乱、恐怖、信仰丧失、战争和军事独裁。这表明保守主义政治家意在(     
A.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实现社会的转型
C.推动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保持贵族的统治
2 .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出现在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议会质询权的演变说明英国(     
A.宪政体制的逐步完善B.议会控制行政事务处理
C.限制王权传统的延续D.国家监察体制不断调整
3 . 英国学者密尔认为,英国议会不必直接干预行政和司法活动,但是议会是无所不能的,议会在立法方面可以修改、制定或废除法律或宪法性法律;议会有权监督法院,调查司法不端的行为,有义务批评法官。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议会主权B.分权制衡C.法律至上D.司法独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前期至中期,英国议会能够自主制定法律,政府对立法虽有影响,但尚不能支配议会的立法工作;19世纪晚期,政府逐渐成为议会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行政权呈现扩大趋势B.议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
C.立法权主体发生变化D.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这表明英国
A.责任内阁制度日益完善B.国王仍旧拥有部分权力
C.君主立宪制度名存实亡D.权力中心存在转移趋向
6 . 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
A.君主立宪制确立B.国王淡出政坛
C.议会两党制形成D.内阁权力增强
2021-01-24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两幅图,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B.政权更替的曲折历程
C.政党制度取代君主制度D.专制与民主斗争激烈
8 . 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提名各部大臣。如果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须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美国则以总统为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 响。由此可见,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A.首相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B.总统由选民选出受议会制约
C.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原则D.英美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9 .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019-01-30更新 | 2455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2017年重庆市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2019-01-30更新 | 253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