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中国政治传统与雅典民主的特点。
(2)据材料三,概括“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并说明该设计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民主政治的设计有何特点?
(4)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当今制度建设有何启示?
2022-03-11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一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变化。
3 .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行不同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

材料三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西汉存在什么问题?说说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后国王和议会的权力有何变化?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确立了什么政体?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政党之间的首次重大妥协与合作发生在1688年。1688年政变凸显了政党作用,以后历届国王不再漠视政党存在,屡加重用。在17~18世纪的英国政界,政治宽容成为反复出现的政策。通常,他们必须承认地方选区的投票结果,允准政敌出席议会,行使辩论投票结派批评政府的权利。这种“给出路、留后路”的做派逐渐构成了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准对等”的关系,营造了政党之间的政治宽容。19世纪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国统治阶级政党宽容关系达到了平稳协调的地步,甚至性格强硬的自由党党魁格莱斯顿与其强硬对手迪斯累里为“爱尔兰自治案”进行马拉松辩论时,两党其他要人和前排议员都能互相尊重,以礼相待。19世纪前期,英国执政党常将政党问题提高到宪政的高度,在国家治理、政治和谐的高度上作法律层面的论证,承认反对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治理方面互依共.存的“对等伙伴关系”。

——摘编自阎照祥《近代英国上层党派关系宽容化摭论》

材料二 民国初年,除了同盟会、共和党、进步党等少数党派有粗略的政纲外,绝大多数政党没有成文政纲,甚至根本就没有政纲。即使有政纲的党,它们的政纲也很不鲜明很不健全,缺少号召力,甚至彼此雷同。这使得各个政党因缺乏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而无法反映中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并且必然会使民初政党政治的运作成为缺乏基础的无本之木。政治上各政党不能平心静气商议国事,而是互相攻击,甚至彼此斗殴。这种缺乏妥协意识和政治原则的党争,忽略和耽搁了重要的政治事务,损害了议会制和政党政治,进而使政局变得更加纷乱,使人们对政党政治大为失望。各省还时常发生革命党人仇杀立宪党人,或者北京民国政府和立宪党人仇杀同盟会员的惨事,熟知政坛内幕的梁启超批评当时各党“以突灭他党为唯一之能事,很鸷卑劣之手段无所不能至”。各政党均只重视走上层路线,拉拢社会名流和中央、地方的实权派人物入党,而把那些终日劳作的亿万民众排斥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选举时,各政党都把贿选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肆无忌惮地操纵选举,愚弄民众。

——摘编自徐昌义《民初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政党关系走向宽容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英两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联席的特别会议,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并向后者提出一项“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等。这项宣言在168912月被议会制订为正式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一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材料二   18714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和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宣战、媾和等权力,皇帝有权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以解除他们的职务,有权召集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

——摘编自许屹山(《试论近代德国的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制订(权利法案》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德国皇帝相对于英国国王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021-07-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新高二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较大,英国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为主,目的是提拔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美国没有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因此其文官制度虽然承袭了欧洲的传统,但是却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界并不明显,政府官员可以兼任议会议员,因此,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有较多的限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明确,因此,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行政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作为人民的一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而且应当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从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公务员。允许行政机关依法辞退少数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丧失公务员条件的人员,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

——自李俊《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在拿破仑帝国终结之后,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人们确认它是来源于日耳曼的,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当然,这一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喜欢第一种模式。

——摘编自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法政体的模式,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核心主张。
8 . 近代晚期以来,英国议会下院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和议会至上原则的相对性失落……既是为了克服中央政府长期存在的部门不健全的弱点,扩大国家机器的职能范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取决于明显的主观因素。对于英国统治阶级来说,政府工作效率关系到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这比任何抽象的宪法原则更重要。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统治阶级宁愿让首相和内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占据政治中心。

——阎照祥《论近代晚期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

材料二   2019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下议院与内阁之间围绕“脱欧”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燃了英国宪政危机。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18世纪英国“议会至上原则”逐步确立的重大事件。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晚期“内阁权力扩张”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中英国此次危机的表现,指出议会下院与内阁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认识。
2020-09-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旨意)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的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试举例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不同?
2020-06-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两朝的制度,大体相沿。明初废宰相,于是由天子亲领六部,此非嗣世之主所能,其权逐渐入殿阁学士之手。清世宗时,又设立军机处,机要之事,均由军机处径行,事后才下内阁,内阁就渐渐的疏远了。历代六部皆以尚书为主,侍郎为副,清代六部尚书侍郎皆满汉并置,吏、户、兵三部,又有管部大臣,以至权责不一。明朝废宰相后,政务本由六部直接处理,后虽见压于内阁,六部究竟权力还在。清朝则内官五品,外官四品以上,全由内阁主持,人事任免、筹边之权,全在军机。又明朝六部用人,多取少年新科进士,清朝则一循资格,内官迁转极难,非六七十 不得至尚书、侍郎,管部又系兼差,不能负责,于是事事照例敷衍,行政全无生气了。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1215年制定的《大宪章》,起因是众多贵族强烈不满国王查理 (1189—1199)和约翰(1199—1216)长期以来超越王权常规的所作所为,愤然起义,迫使国王约翰签订了这一文件,试图以此来限制王权,特别是 其中所谓的“无耻条款C.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否决国王的命令,甚至可以用武力占据国王的城堡和财产。1689年继位的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没有后代,无法依据《权利法案》继承王位,英国议会于1701年制定了《王位继承法》,以相应条款确保任何王位继承人及其配偶都必须是英国新教徒。

——摘编自苏力《大国宪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朝中枢权力发生的变化并 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王权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最高权力相比呈现出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0-03-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