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0 道试题
1 . 《权利法案》第6条规定:国王不得私自招募和维持军队。但威廉三世在1689—1702年和平时期维持了超出规定数额一倍的军队。对此议会并未认真干预。威廉三世与别国政府谈判,签订了反法联盟密约。可是如此重大之事直到1700年方为议会所知。对此,威廉三世处之泰然,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君主专制成功复辟
B.责任内阁制度雏形出现
C.议会改革举得胜利
D.君主立宪政体尚待完善
2019-06-08更新 | 513次组卷 | 9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查漏补缺历史试卷
2 . 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被修正数年平均数
1867—1869年17项5.7项
1880—1885年11项1.8项
1896—1900年1项0.2项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2020-01-16更新 | 33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九江市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产阶级所构建的国家模式,不论是君主立宪式还是共和式,往往利用了封建社会原有的国家机器。

——摘自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提取材料观点并进行论述,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麦尔维尔说:“倘若某些在职者的观点与君上意见有别,君主虽未必就责成他们放弃;可若是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国王
A.政治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
B.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
C.成为内阁事实上的组织者
D.拥有左右政局的实际力量
2018-05-10更新 | 610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西省大同市与阳泉市2018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2021-03-26更新 | 20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五校联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上院贵族和下院民主三种政治势力博弈与妥协的结果。下图是其结构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首相是国家元首B.国家的权力中心是首相
C.国王是政府首脑D.内阁全体成员对议会负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媒体报道,首相约翰逊表示为了完成英国脱欧,将采取多种手段,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而亲欧派议员声称,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届时如约翰逊拒绝下台,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这些情况说明
A.首相需顺应民意以维护内阁稳定
B.英国政治传统可能出现弹性变化
C.欧盟一体化改变了英国内外政策
D.英王对行政权的影响力逐步上升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8 . 英国学者克拉尔认为:1660—1832年英国社会,君主维持着国家的统和团结;贵族确立了社会关系中的文明准则,促进了等级之间的融合而非冲突;国教的统治实现了一种有限度的宽容。这表明他认为英国政治和社会变革
A.得益于对传统制度的继承B.体现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
C.体现了民主与专制的冲突D.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41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命其组阁。记者克罗克评论此举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为国王挑选首相的做法”。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B.首相必须对国王负责
C.人民可直接选举首相D.执政党与国王的对立
10 . 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伴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一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选择一处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2019-05-11更新 | 43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新蔡一高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