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妥协,就是以折衷的方法(即冲突双方都放弃自己部分要求的办法),解决争端和避免冲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宪政道路同其保守传统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息息相连,光荣革命是妥协的结果,表明英国宪政拒绝激进革命,而在保守中进行变革,减少由于激进革命而造成的文化断裂、社会物质的流失。在英国……妥协是一种寻求平衡,“光荣革命”的意义是因为不必通过流血革命而实现了宪政的目的。

——摘编自程华《传统与变革:英国宪政的成长之路》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宪政道路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妥协的结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法国模式”在1870年后转变的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妥协”的主要政治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妥协机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17-03-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

——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时间国家法律文件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1878年宪法》

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并分析说明它“新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以法治国。……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势者,胜众之资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说:“无论是为了罗马的意义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
材料三   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因此,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谨再作如下的请求:一切保障国教及人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和法令以及现行的其他法律和法令,得予批准和确认,并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他的权力加以批准和确认。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为了罗马的意义和安全”罗马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原则?有何历史意义?
(4)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 .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文明呈现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 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袁峰《比较政府与政治》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针对材料一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的。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欧美代议制民主有哪些不同的“具体方式”。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13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掌握军队,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兵、发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材料三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材料五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1)依据材料一、二,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
(2)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的看法。
6 .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又曰:“……,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1)据材料一说明明朝中央机构的特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材料三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7 .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材料二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
8 . 1787年宪法创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直到今天,这部宪法依然是美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8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此次关门至少已给美国造成经济损失240亿美元。
——据央视网新闻频道“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专题新闻
(1)依据材料一和1787年宪法等相关知识,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原因。
材料二 在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在新政期间,罗斯福采取主动行动,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订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完全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这是美国宪政上前所未有的局面。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政期间美国总统权力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材料三 美国宪法部分修正案和最高法院部分判例
1791年,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1803年,马伯利诉麦迪逊案,确立了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司法权真正成为足以抗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权力。
1810年,弗莱彻诉佩克案,最高法院推翻了一项州法律,从而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1920年,第十九修正案: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宪法实践的认识。
2015-06-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德州高三下期4月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