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0 道试题
2020·浙江·零模
1 . 关于美国的民主制度,近代伊始有中国人这样介绍道:“在西业执事中;西那多(某职官音译)每部落公举二人承充,六年更代”的“特底甫(某职官音译)由各部落核计四万七千七百人中公举一人承充,二年更易。”该“介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美国
A.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D.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西周和雅典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一个是大一统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等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询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18世纪80年代中期,邦联已奄奄一息、危若累卵。邦联拥护者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阻止美国各主体部分的瓦解已迫在眉睫。尽管费城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之间存有分歧,最终联盟结合的重要性压倒了地方利益。

——摘编自托马斯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的两种国家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央集权曾一度削弱的原因,指出作者推崇的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邦联奄奄一息”的含义,并指出美国的对策。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0-08-15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同步课堂帮帮帮-选择性必修1-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3 . 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总统是国家首脑,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③美国的总统对宪法负责     ④美国总统与外国签订条约后,该条约立即生效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2020-08-1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
5 . 18世纪,制宪者麦迪逊认为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另一位制宪者汉密尔顿提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针对以上问题,美国制宪者们决定
A.加强国会的立法权B.建立人数较少的立法机构
C.立法中实行两院制D.赋予民众普遍平等公民权
2020-08-0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2课时)
6 . 王帝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和实践》中说“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要反对贵族或者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反映出美国制宪者制定1787年宪法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建立共和制国家
C.规范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力D.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统治
7 . 政治妥协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二   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2)材料二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3)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8 . 杰斐逊(1743年—1826年)等美国政治家们提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既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又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这一思想在美国制度设计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与联邦制B.总统制与两院制
C.共和制与总统制D.三权分立与民主制
2020-07-28更新 | 605次组卷 | 33卷引用: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权力制约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并不是说这三种权力不能有任何的关联,而是说一个部门不能同时拥有两种或者三种全部的权力。这不意味着,立法权不可以由两个部门分享,比如说议会行使主要的立法权,但是国王可以享有否决权,可以否决议会立法,这也被理解成国王部分地享有立法权,这样的一种分享是为了牵制立法机构的权力,否则,它可以制定任何法律。三权分立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关联和牵制,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

——王建勋《美国宪法为何要实行分权制衡》

材料二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这一说法。
(2)综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角度,结合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如何有效地制约权力”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10 . 据路透社华盛顿2020年4月23日报道,民主党主导的美国国会众议院于当地时间周四批准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负责审查联邦政府的疫情应对工作,该委员会将审查包括联邦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新冠危机的准备和应对等工作。以上内容可以体现的原则是
A.议会至上B.联邦制C.人民主权D.分权制衡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