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7世纪,英王封地给臣民的时候,在特许状里规定,殖民地的自由民应该对涉及他们的立法有发言权。于是,赐给马里兰的塞西尔·卡尔弗特、宾夕法尼亚的威廉·佩恩,和南北卡罗来纳以及新泽西的领主们的特许状都具体规定,所有立法都必须取得“自由民的同意”。这说明(     
A.美国的宪政有其历史渊源B.英国的综合国力走向衰落
C.美洲殖民地反抗风起云涌D.英国强化对封地的管理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代设置的御史大夫,开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监察制度的先例。汉代,御史大夫掌监察权,辅助宰相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于内廷,监督君主和皇室成员。唐代,监察权则愈加独立和系统,尤其重视防范皇室与政府相互争夺权力,因此,唐代的监察权划分成了台、殿、察三个监察系统;中央政府的监察系统包括监察与谏议两项。宋代的监察权在制度上体现为台谏分行,“政令之推行有缺失,则台官弹劾之;其政令自身有不当,则谏官封驳之”,台谏本以主持公议为要义,然而,伴随着政治结构内部相权低落而君权上升这一趋势,尤其是将谏官改为由君主亲擢这一重要转变,谏院遂形成与政府对立制衡之势,君臣一体的格局遭到破坏,监察权也失去了尊严与认同。明清时期,君权强化,但明代仍让权能极重的分科给事中制度监督政府专营部门,分科给事中享有审核权、封驳权、意见权和政令否决权。

——摘编自柳诒徵《国史要义》

材料二分权制衡作为西方立宪主义理论的核心,在被借以解读中国政治传统中的监察权原理时,从逻辑上来看,往往难以贯通融洽。围绕中国的监察权传统,钱穆在历史政治学视野中对监察权的基本原理及其宪制精神展开了系统性的新诠释:“中国传统政制,因由此制度之存在,故虽不能如西方之不能有国会与政府为对立,而政府权力仍有其自身调节之机制。”监察权内化于政府体系,这与西方追求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对垒牵制的制衡原理泾渭分明。议会制政府中,民众与政府之间有一国会,民众对于政府的监督以及政府对于民众意见的获取均以国会为中介。“若我们说西方政权是契约的,则中国政权乃是信托的。”圣君贤相,常为中国社会上的一种普遍希望。信托政治的传统是以治理人的职权规定与政治责任是否匹配为核心,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不是以克制人性为中心,而是更为注重德望与实责的相辅相成。显然,相对于西方宪制架构对有限权力的热衷,中国监察权传统则更为重视国家治理者所具有的学识与道德如何转化为治理效果。

——摘编自胡云《风宪再造:钱穆政治思想中的监察权理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监察权理论在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政治的不同表现。
2022-07-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787年9月,汉密尔顿指出,战争的真正原因多半是由于违背条约和国际法,而美国至少已经和六个国家签订了条约,无论是故意或偶然的原因违背条约和国际法,都会为他国提供战争的理由。这一认识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安全B.利用国际立法制止战争
C.实行权力制衡约束中央政府D.警惕他国对美主权干涉
2022-06-05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出台,遭到很多反对,有的认为它剥夺了人的自主行事权,有的担心新闻自由会被消灭,很多人反对的理由则是宪法没有规定把未明确给予新政府的权力留给州政府及市民自身。1788年6月,第9个州通过,宪法生效。这意味着
A.十三州均需遵守该宪法B.少数反对的声音遭到了湮没
C.国家干预经济权力增强D.需要修宪完善分权制衡机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某中央机构的成员“分为三组,每两年轮换三分之一”“任期更长但又非英国上院的终身制,也有助于保持国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这一机构是
A.众议院B.参议院C.联邦政府D.帝国议会
6 . 美国联邦党人麦迪逊谈美国制宪目的时说:“在一个多数人终会变成无产者的国家里,有产者的财产权在本质上是脆弱的。这种脆弱性成了制宪者们关注多数人暴政威胁的焦点。”麦迪逊意在说明美国
A.民主共和制捍卫多数人利益B.1787年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
C.联邦宪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D.权力制衡原则存在一些缺陷
7 . 美国独立后十三个州一致选择了邦联体制;后由于邦联体制弊端暴露,不得不制定1787年宪法,在宪法中采取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设计。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人
A.对直接民主的追求B.对自由价值的珍视
C.对社会公正的渴望D.对平等价值的热爱
8 . 美国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如1984年罗纳德·里根获得59%选民票,525张选举人票(98%)而当选;比尔·克林顿在1992年获得43%选民票,370张选举人票(69%)也当选总统。可见美国选举人制度
A.符合直接民主精神B.代表多数选民的意愿
C.违背每票平等原则D.保证总统选举的公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
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
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2022-02-28更新 | 6129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明德湘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王希教授说:“美国宪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设计,一开始不是,现在也不是,宪法诞生后,它是通过群体谈判妥协而化解危机爆发,参与立宪的利益是多元的,立宪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宪法也必然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该学者意在强调美国宪法
A.存在着日益严重的体制弊端B.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
C.适应了维护稳定的现实需要D.创建了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
2022-02-25更新 | 801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百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