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   法国从大革命在几年时间里,立宪、共和主义成了最时髦的东西;人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互称“公民”;法律在革命中建立起来,立宪成为普遍的意志;农民背上的封建枷锁被革命冲开;人民公意、主权和法兰西民族主义在外国干涉威胁下一致发展起来;平等和自由成为国民的崇高理想;“革命”成为“大众口头禅”……法国大革命的原则从此成为不仅法国的,而且欧洲的伦理观念。人权和公民权的神圣性经过法国大革命达到了最高点,从英国的《权利法案》到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一脉相承而屡有增益,近代欧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均源于此,而这也成为西方人普遍认同的政治伦理传统。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深受欧洲大陆近代思想和法律影响。其最主要特点是显示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1776年杰斐逊起草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独立宣言》,其中涉及的民主共和国原则和美国宪政文化,成为1787年宪法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备。战后初期美国实行邦联制,这实质上只是13个州组成的一个联盟,内部各自为政,中央政府权力十分有限导致社会动荡,政治经济局势呈现散沙状态,享受利益的特权阶级仅限于富人和奴隶主,再加上当时美国不同利益集团分化,导致社会矛盾突出。因此,美国改邦联为联邦,通过立宪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缓和各方矛盾。

——摘编自杨丹卉《对1787年美国制宪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的原因。
(4)综上所述,说明思想理论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各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同一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政治现代化模式在各国、各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就西方国家所处的政治现代化的层次来讲,无论是其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民主政治模式中都包含了不少“现代性”因素,我们应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消化。

——摘编自陈振川《中西方政治现代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演变过程中“融合的手段”及其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在国家结构方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及其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代《邦联条例》。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便称为“制宪会议”。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终于在1787917日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准。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分析其制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
2022-06-20更新 | 19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靠一个好的君主管理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仅靠其一人力量,很难准确、详实地了解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政府部门的全部情况,靠一个人的才智去辨别和筛选那些能够管理公共事务的贤人是有极大风险的。即使有这样杰出的君主,在这种政体下,也很难治理好国家。也就是说人民的命运如果交到君主手中,而自己没有任何发言权,这会造成人民对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智慧难免会缺乏活力,道德会逐步衰退。因此,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属于社会整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行使者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而经过上述各种考虑,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所有的人都亲自参加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

——摘编自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
2021-05-13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太白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在设计建立中 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时,明确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不接受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孙中山认为美国宪政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度,不完备,存在着许多弊病,运转.效果也不甚好。他指出:“夫美洲之不自由,更甚于专制国。盖专制皇帝且不难爱民,虽专横无艺,犹不敢公然以压抑平民为职志。若资本家则不然,资本家者,以压抑平民为本分者也,对于人们之痛苦,全然不负责任者也。一言以蔽之,资本家者,无良心者也。”

——摘编 自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

材料二     美国三权分 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了专制而强暴的政府出现,在相互牵制中消弭了潜在的政府权力。三权分立制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法治的目的而确立的,这种机制维持的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动态平衡,使美国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法治价值得到不断的保障和实现。但三权分立使联邦政府三个分支相互敌对,讲究以野心对抗野心,却忽视了国家权力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效运用,这给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造成了阻碍。

——摘编自张文博《浅析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拒绝采用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个国家政治体制形成的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建国之初实行的是邦联体制,但是邦联体制在战后很快面临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到1786年初,美国全部债务合计超过了4200万美元,而各州每年向邦联政府仅上缴50万美元,只能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币制也不统一,致使国内商品流通不畅,政府无力保护美国商人在海外的利益;邦联政府无权维持军队,1786年,谢斯起义发生后,无兵又无钱的邦联政府一筹莫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需要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1787年美国在费域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但是,印第安人和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邦联制下美国面临的无法解决的困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

——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二 随着政党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国家机关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变成执政党内部的分配与协作。政党平衡这种“不完美”的平衡代替了阶级平衡,不再像传统混合政体那样有特定的机构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处在政治体制内的党派也会发生利益上的斗争。“三权分立”作为一种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局限于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忽视了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人民的权力在事实上被排挤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框架之外,成为一种“纯粹”的政治。

——摘编自张凯《西方权力制衡思想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的政治体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权力制衡模式的缺陷,并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
2021-02-03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治理是其职能之一。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史上,与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国体和政体,其政治发展道路也有独特性,我校高二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索研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摘选自《美国国家概况》

材料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材料四   在中国一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中,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众多特色和优势,如价值维度和科学维度的统一,是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之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等等。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发掘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将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特点并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了什么原则?简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的认识。
2020-10-23更新 | 49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延考)历史试题
10 .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民主法治建设的健全和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序号时间条文节录
41791 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151870 年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
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221951 年第一款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261971 年第一款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
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材料二   民国时期民法典代表了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最高成就,不仅借鉴 了西方民法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传统和当时的国情,不仅立法内容趋于完善,立法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很大改进,它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法典化的进 程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而未能很好的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

——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4—1956 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 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
20 世纪九十年代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 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0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 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归纳上表 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3)综合材料二、三并谈谈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民法典编纂给我们当下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