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严酷剥削,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独立战争始于17754月的来克星顿枪声,17767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也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在独立战争之后诞生了1787年宪法,并于1789年被批准生效。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后虽增加了27条修正案,但迄今仍在生效。

——摘编自魏朝欣《浅述美国法律制度中的立法基础》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近代社会由此开始,其中法律方面表现为对西方法律体系(以日、德为主)的移植。到辛亥革命前后,法律近代化表面上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如《临时约法》颁布,成立国会,组建责任内阁,颁布一系列的法令,但由于当时处于军阀官僚专制统治的特殊时期,法律近代化与现实冲突十分强烈,尤其在与传统法律观念、政府权力构制和法律内部三方面的矛盾冲突更为明显。北洋政府时期,尽管在北洋政府的主导下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文件,但由于大量的外来法律思想的刻板植入没有经过合理的中国化、本土化演变,加上缺乏对外来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立法的许多方面与当时的中国国情脱节,不符合实际的社会状况,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当时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法律的应然效力与实然效力间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法律只能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发挥作用。

——摘编自李伶《北洋政府时期法律近代化与现实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能够制定1787年宪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法律实践与美国1787年宪法实践的不同之处。
2022-12-02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起源于秦汉三公九卿制,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发展演变,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规范完善的一种中央政治制度。唐代的三省制实质上是将宰相的权力分由三个部门掌握,以利于防止宰相擅权专政;三省制中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尤其是作为中央决策审议机关的门下省具有封驳大权,充分体现了三省之间的权力制衡,有利于防止一省权力过大;三省制中三省各司其职,各部门的职责划分精细,部门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行政效率;三省制的“封驳”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下属各部门呈报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认为不妥,可驳回修改,循环往复,直至认可后方可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

——摘编自杨峰飞《论三省六部制对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建立“权力分立”的限权政府。“政府应由选举产生的执政官,也就是总统执政,由总统掌管行政部门以及各行政机构,总统完全独立于国会这一立法部门,不必对国会负责,这两大部门还要加上以最高法院为首的司法部门……每一部门都有各自的权力范围,并制约着另外两大部门的权力。这三大部门各自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美国宪法明确地将国会置于政府权力的中心,但即使在国会,也存在着监督和制约,因为国会本身划分为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而且两院必须以一致的方式批准所有的法律。总统对法律的实施负责,而法院则就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进行裁决。这就是互相制约、求其平衡的美国政府“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岳西宽《略述美国三权分立制形成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分权制的特点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分权制相比,美国三权分立制的不同,并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成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部法案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成为英国内阁制的滥觞,使司法权最终从行政权分离出来。这样,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转交给日益完备的内阁。可见,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君主制已经获得了崭新的阶级内容。

——赵士国等《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异议》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在各州批准会议上拥护宪法的领袖们,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与费城会议成员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完全相同;其中的多数人也都从他们的努力结果上获得了直接的私人利益。……宪法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他们的利益不知道有什么州界,他们的范围的确包罗全国。

——摘编自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理想的政治文化可以用人的健康来加以类比。政治实体的健全在于各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某一方面过于突出的话,要么恢复平衡,要么整个体制衰退,陷入不健全的状态。

——摘编自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基石”的两部法案,并概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巩固的集团”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各州的创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
2022-12-1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4 .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一个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

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材料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的民主大厦巍然耸立起来。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2021年12月4日)


(1)根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结构上体现了何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建设有何创新。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通过哪些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摘编自陈曦《浅谈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并说明“光荣革命”体现英国人政治智慧的理由。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哪些原则?分析这种“安排”对美国发展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法国革命的何种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谏官事权重大,设立初期可“纠绳天子”,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在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中央机构难以长期保持这种分权制衡的状态,积贫积弱的局面也随之产生。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

材料二   孟德斯鸠最早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这一思想原则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核心,三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美国的政治分权就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典范。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已为接受新型的分权思想做好了准备,加之作为曾经被殖民的美洲人,民众渴望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为可以说分权原则在美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分权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无权力中心,不存在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该原则是一个国家的权力的划分形式,一个国家的权力在谁手中、如何行使,决定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团结与发展,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这种制约与平衡也为更多国家所认同。

——摘编自吕艳《美国政治中分权原则的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中枢权力制衡机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一原则。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分权和美国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不同。
2022-08-05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年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德国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德国人已告别了旧德意志,却尚未到达新德国,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权利法案》颁布后的英国政体的相同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德国人已告别了旧德意志,却尚未到达新德国”?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美、德民主化道路

美国

德国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发动战争,即第一次王朝战争;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即第二次王朝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即第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摘编自乔明顺《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关于西方近代化特征有不同的看法。第一,近代化是一种革命进程。现代性与传统的尖锐冲突,现代性对传统的破坏将贯穿近代化的全过程。……第三,近代化是一种系统进程。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等,并不是零乱、偶然地发生的,某一因素的变化总会影响到另外一些因素的变化。第四,近代化是一个全球过程。它在空间上始于西欧,后来扩展到全球。……第九,近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近代化所带来的创伤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但在长期发展中,近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和德国是如何确立政治近代化道路的。
(2)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材料二中“近代化是一种革命进程”这一看法加以说明。(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方面答)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尔霍恩强调“民主国家的公民应该培养起协调的意向”,在他看来这种意向是一切立宪政夺中心的、能起保存作用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意向,不能取得自愿的协调,就只能通过暴力取得非自愿的协调。但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同时也是在鼓励“反对自己的势力以暴力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对对方使用暴力的担忧又促使己方预先武装起来以对抗任何暴力抵抗,由此各方必然陷入“暴力循环“或“暴力陷阱”而不能自拔。既然妥协是暴力以外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拒绝把妥协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段必然是暴力的前奏。因此政治妥协即使有其代价那也是“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精神》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9世纪世界历史大事简表

时间大事
1492哥伦布到达美洲
1517
16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
1688
1787
1789法国大革命爆发
1848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82埃及抗英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空白栏分别为其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022-07-1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