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会对总统在“行政命令”“编制预算”等方面的权力,都不失时机地介入。如国会通过颁布相关法律,使自身有权对总统的行政命令进行审查,对一些国会认为不适宜的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条例行使否决权。美国国会的这些举措(     
A.反映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矛盾难以调和B.促使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
C.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下维护了民主制度D.表明政治架构难以保障理性
2 . 从1787年9月开始,马萨诸塞州反对宪法的普通民众和支持宪法的政治精英围绕是否批准宪法展开激烈辩论。在辩论中,民众运用“自由”话语对宪法表示反对,精英也同样运用“自由”的语言为宪法辩护。这表明在美国建国初期(     
A.启蒙思想影响社会核心价值建构B.自由主义已沦为政党斗争的工具
C.邦联制的弊端严重阻碍美国发展D.民众与精英的政治矛盾无法调和
2023-08-29更新 | 5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3 .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总统在任命法官后便基本失去了对该法官的控制能力,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也没有总统等非司法官员过问。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任何法官都不必担心国会会弹劾自己。据此可知,美国(     
A.明确制定分权制衡机制B.司法机构权力大于行政权力
C.司法独立得到法律认可D.立法机构无法影响司法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初,美国记者大卫·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参议院的背叛》中写道:“背叛是一个强硬措辞,但用来概括现在的参议院特点,却一点都不算强硬,甚至还非常弱……参议员都不是人民选出来的。”参议院的“背叛”,主要是指(     
A.选举舞弊B.屈从行政C.服务资本D.藐视宪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的1787年宪法就明确规定,政府有权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干预经济的权力。尤其是在战争期间,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和国会采取了改组机构、调整生产、扩充军备、协调运输等一系列措施。从材料内容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       
A.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运用B.与美国一直以来的经济政策一致
C.实现完全的复兴和充分就业D.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传统的延伸
2023-03-20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美国1787年宪法设置了具有双重目的的两院制代议制度,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这一设置(     
A.仿照英国的议会制度B.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
C.避免了暴力事件发生D.遏制了政治的腐败问题
2023-03-14更新 | 1869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原文除序言外,共7条组成。第1条规定立法权,比其他各条均为详尽,占全宪的一半;第2条规定行政权;第3条规定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条,占全宪的80%,第4条规定各州相互关系和义务;第5条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规定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定的法律为美国最高法律;第7条规定本宪法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后生效。

——摘编自李昌道《美国宪法200周年——美国法制见闻之四》

材料二   表:美国第十三、十四、十五宪法修正案


内容日期生效日期
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和强迫劳投(英语:involuntaryservitude),除非是作为犯罪的惩罚18651311865126
第十四修正案定义公民权利,包含特权或豁免权条款、正当程序条款、平等保护条款,并处理美国内战后的问题1866613日186879
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曾服务劳役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只容许男性)1869226187023日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第二次建国:内战与重建如何重铸了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上述美国宪法修正案。
2023-02-23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8 . 1832年,法国人托克维尔在其游记中写道:“总之在要求执行的快捷或想法的连贯的所有事业上,人们都会感觉到中央集权在美国的缺乏。”这一言论反映出美国(     
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B.政府政策缺乏一定连续性
C.行政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D.分权政治影响了行政效率
2023-02-16更新 | 61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届高三一模(濮阳摸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的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在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务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联邦政府的义务和权利是简单而又容易界定的,因为联邦的结成就是以解决某些全国性的重大需要为目的的;而各州政府的义务和权利就复杂了,因为州政府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细节。当国家遇到重大危机时,从联邦和州政府这两大权利主体的角度看,联邦政府插手原本属于州政府范围内的事务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州政府需要依赖统一的全国性的联邦政府协调各州出现的关键问题,也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政府补助。最终结果是,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

——摘编自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既受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响,又受苏联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当时人们有一个共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统一,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因此,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仅设立了一系列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而且特别强调了它们自上而下的集中统一。对此,周恩来强调:“现在,为了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和集中领导,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的机构。”当时有人作了一首八行押韵诗,归纳了这一政治制度的正确功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委员会开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创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关系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