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5年宪法颁布后,法国参众两院均获独立倒阁权,并且竞相行使这一权力,导致内阁频繁更替,但内阁的更替往往只是总理下台,许多部长仍然留任,时人把这个现象称为“重新粉刷”。这一现象说明当时法国(     
A.议会是权力中心B.党派竞争注重妥协
C.实行责任内阁制D.政体运行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说近代法国是“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其最后确立的政体被称作“一票共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缺乏共和思想的洗礼B.工业革命的影响甚微
C.民主发展的进程艰难D.共和制建立缺乏基础
3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1875年法国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B.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2022-05-27更新 | 314次组卷 | 55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颁布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不仅法兰西第一部共和制宪法,还“将在经历争论,度过挫折和失败甚至是产生失望之后,影响法兰西共和传统的形成,并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大宪章”。法国1793年宪法的深刻意义是(       
A.奠定了法国共和制的基础B.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冲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势力D.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道:“1789年之后……法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封建势力占据绝对优势
C.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D.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6 . 下图是1870-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示意图。其中,丁国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7 . 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A.议会专制制度成熟化B.总统退出历史舞台
C.政体日趋走向民主化D.责任内阁制被废除
2022-03-02更新 | 1294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德l871-1971百年大事记(部分)

1871德国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实现统一,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914-1918一战期间,德法分别加入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作战,德国最终战败
1919巴黎和会,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接受和约中苛刻的条款
1939-1945二战期间,德国闪击法国,法国沦亡,德国最终战败
1946法国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案
1949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废除了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了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发展模式
1951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3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法国、德国两国确立的政体。
(2)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段,围绕“法德关系与世界秩序”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022-02-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528日,巴黎公社最后的147名社员被反动军队屠杀,自此,巴黎公社宣告失败。随后,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报纸开始疯狂攻击、诋毁巴黎公社。同年530日,马克思就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法兰西内战》。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叙述了普法战争所引起的法国政局的变化,揭露了资产阶级反动政府投降卖国、挑起内战的罪恶活动:第二部分主要记述了梯也尔反动政府发动内战和318日巴黎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经过。马克思歌颂了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巴黎无产阶级的污蔑,分析总结了巴黎工人阶级在保卫新生政权斗争中的经验教训。

——摘编自魏晔玲《从巴黎公社到<法兰西内战>》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阿道夫梯也尔获得了如下称号:“巴黎公社起义的镇压者”、“为时局所必需的人物”、“法国领土的解放者”(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其任总统时期间提前还清了普法战争的赔款,使德军提前撤出法国)、“梯也尔有功于祖国”。关于梯也尔的立场,正如他本人在1872年所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1873年,由君主派主导的议会做出决定——由麦克马洪取代梯也尔成为法国总统。

——摘编自《“拿破仑崇拜”的传承:从梯也尔到戴高乐》(《20世纪的世界》系列讲义第九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背景,并指出马克思创作《法兰西内战》的动机。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显著特点,并简要评价梯也尔在该时期的事迹。
2022-02-20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人说近代法国是“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其最后确立的政体被称作“一票共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共和思想的传播受阻B.工业革命的影响甚微
C.民主发展的进程艰难D.共和制建立缺乏基础
2022-02-20更新 | 699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