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对德国史展开学习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习小组搜集的部分资料。

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带,其东西两面都没有天然的屏障,又与多个强国为邻,易于遭受入侵,也使其追求对外扩张。
中世纪德意志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作为德意志邦国的普鲁士土地贫瘠,缺乏矿藏,农业曾被视为经济的全部,获得土地就是一切,而获取土地的捷径便是掠夺扩张。
德意志历代皇帝均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疯狂地掠夺周邻国家的土地。腓特烈一世皇帝(11521190在位)的一生均在战争中度过,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因此称他为红胡子或巴巴罗萨(野蛮人)。这位传奇性的人物被荨为永生的德国的守护人。几百年后,希特勒便用他来激励士兵们,将侵略苏联的计划定为“巴巴罗萨”计划。
12-13世纪德意志产生了骑士文化,其“协同主义”“苦从主义”“服从主义"精神被一直传承下来。德国骑士文化下骑士团的座右铭是"我不是来送和平的,而是来送剑的”。

材料二   以下内容是该小组对“德国统一的原因”的整理。

一、普鲁士的日益强大;

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三、容克资产阶级的壮大;

四、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

五、铁路: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

六、沙俄霸权的丧失和“俄普同盟”的形成。

材料三   以下是该小组对“德国统一的影响”的整理。

一、新帝国的“旧制度”

(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

(二)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合格的原因。他们的事情不愿意思想。

二、新帝国的“经济奇迹”

(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

(二)无法与经济匹配的殖民地

三、新帝国“刀尖上的舞蹈”

(一)军事部门的自主性

(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四、新帝国的“社会减震器”

(一)工人阶级的抗争与社会改良思潮

(二)俾斯麦与社会保障法


(1)针对材料一的资料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分别指出这些资料研究该主题的角度。
(2)针对材料二德国统一的原因,再补充三条。
(3)该小组认为德国统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此看法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实现了君主制和议会制的妥协,一方面维护了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议会选举,使容克资产阶级的执政地位合法化。同时,联邦制也较大程度上容忍了各邦的分离主义和自决权。该学者意在说明1871年德国确立的政治体制
A.与英国政治体制有根本区别B.掩盖了众多的矛盾和隐患
C.是依据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D.保留了大量军国主义残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出现了一种似乎是比较奇特的现象: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所具有的某些民主色彩及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同时成为代表国家统一的主要象征,而联邦主义则是以往割据状况的痕迹。材料主要反映这一时期德国政体
A.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结果B.是德意志迈入资本主义的标志
C.恰当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是时代潮流与本国国情的产物
2021-04-22更新 | 686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是妥协与平衡的结果,这种妥协体现在自由主义和君权思想之间,且各邦君主的代表还组成了联邦参议院,负责立法,这些都增加了新帝国政体的脆弱性。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     
A.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B.代议制民主有待发展
C.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D.军国主义的色彩浓厚
2022-07-0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和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议行分立”的政治结构,世袭的皇帝高高在上,享有行政、军事大权,可以任免首相,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向帝国议会负责。帝国议会享有的立法权也很有限,既受联邦议会的抑制,又受皇帝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A.德国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B.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C.德国的民主政治不够成熟D.德国保留了大量军国主义残余
2022-05-31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5年,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说:“容克(指普鲁士贵族地主)这个名称在我们南部德国人听来是一个令人憎恶的……但尽管如此,容克们所具有的政治本能实是一个最大的资本,这使他们曾为国家的权力利益做出贡献。”由此可见,近代德国
A.在普鲁士领导下实现国家统一B.政治上的保守阻碍了社会进步
C.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充满了艰辛D.政治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7 . 1871年,俾斯麦成为德意志帝国首相。帝国虽然成立了若干“署”,如邮政、海军、内政、司法等,但领导“署”的官员没有大臣的职权,只称国务秘书。在官方用语中,只有“帝国领导”,而没有“帝国政府”。这说明当时
A.联邦制受到官员青睐B.民主立宪推动统一进程
C.责任内阁制基本确立D.首相政治地位非常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德国的内政厅、司法厅、财政厅、邮政厅等部门相继成立,这些部门的首脑称为“国务秘书”,实际只是宰相的助手。只要取得皇帝的赏识,宰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宰相是国家权力核心B.中央集权体制强化
C.民主政治具有脆弱性D.工业发展阻力重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作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国王是掌握着明确无误的立宪君主权的。普鲁士国王在帝国层面最大的权力其实也就是普鲁士在联邦会议里所掌握的那17票,毕竟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
A.皇帝拥有较大权力B.责任内阁制不断完善
C.代议民主制度成熟D.联邦制度得到了巩固
10 .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帝国法律由皇帝签名正式公布,但还须帝国宰相副署。据此,有学究气的法律学家经常认为,皇帝无权否决立法。但俾斯麦曾强调,由于掌握帝国宰相任免权,皇帝能够间接否决任何立法。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A.形式上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分权制衡体制臻于完善
C.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D.正式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