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1900年6月清廷正式向诸列强国家宣战之后,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了互保约定,形成了中央对外宣战而地方议和的怪异政治局面。东南督抚们的这一做法(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迫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加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D.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2 .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上述内容摘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3-02-27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877年,陆军中尉岛弘毅打着“日本汉学研究专家”的旗号,来到东北,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抚顺等地实地测量,绘制可用于军事的地形图,并在地图中标注清军绿营军的驻扎地。这表明(     
A.日本测绘技术高超B.中日学术交流频繁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东北地区物产丰富
4 . “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应付,列强则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转折,……东亚霸主的地位被弹丸小国取代,犹如晴天霹雳。”与材料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
C.4.5亿两战争赔款D.五四运动的爆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梁启超在途经某地时,百感交集中赋诗一首:“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梁启超回忆的事件是(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B.辛亥革命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D.义和团运动
6 . 据如表信息,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行业统计表
行业1894年1914年
百万美元比重(%)百万美元比重(%)
贸易业42.038.5142.614.8
金融业34.131.375.67.9
运输业13.312.2335.634.9
制造业13.212.1110.611.5
矿业59.16.1
公共事业1.00.926.62.8
其他5.45.0211.422.0
合计109.0100961.5100

A.甲午战前列强取得在华设厂权B.列强在华商业投资重于工业投资
C.运输业的增长以水路交通为主D.列强投资增长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B.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
C.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2022-03-14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随堂练习历史试题
8 . 下侧坐标图中,中间的Z曲线体现的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进程B.中国近代化探索历史进程
C.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9 . 有学者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存在“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代表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B.开眼看世界和预备立宪
C.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