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甲午战后,英国获得了山西、河南、直隶、四川等省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德国染指开平煤矿,俄国事实上获得了在长城以北及东三省、新疆等辽阔土地上开采各种矿产资源的优先权。列强的这些行径(     
A.表明其对华进行商品输出B.推动了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C.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缓和了西方各国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96年5月,总理衙门奏准《严定教案处分章程》,开宗明义地写道:“传教既载在条约、则地方官均有保护之责。每遇教案,各国使臣援约相待,迹近要挟,几于无可收拾……若非严定章程,不足以示惩儆。”这一章程的制定(     
A.易于激化基层社会矛盾B.缓和了中外之间的关系
C.瓦解了民间的抵抗意志D.增强了地方政府责任感
3 . 如表所示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辽东民众的抗日运动。这反映出当时(     
代表事迹
九连城、凤城、安东等地民众“九连城、凤城.安东义民,领觇倭人动静,赴告我军”。使清军能事先得到敌军的动向。
金州、辽阳等地民众金州人民组织“红枪帮”多次伏击日军。辽阳“各乡勇昼张旗帜,夜燃火把”,同仇敌忾地打击来犯之敌。
铁岭李葆真铁岭武进士李葆真,“自出飨糈,练效义营500人,以助战守”。
A.民众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力B.国人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
C.抗日活动沉重打击了侵略者D.东北人民对清政府的拥护
2023-11-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致远舰是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年9月在甲午海战中沉没。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布上谕,大力褒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赐谥“壮节”,从优议恤。有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规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材料二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总之不管怎样,它开始严重倾斜,显然是受到了重创。该舰的管带……下定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 准备实行撞击。一阵重炮和机关炮弹的弹幕扫过他的军舰,倾斜更加严重了,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材料三   致远舰水下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汇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海洋勘测、潜水打捞等行业的技术力量,于2016年秋圆满完成致远舰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调查,也对致远舰的破损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整体保存一般,钢板、锅炉零件因爆炸而抛离原来位置,火烧情况严重。考古发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处于北洋舰队左翼最外围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成为日军集火攻击的对象……中炮进水后……一直坚持在战场上(考古揭示出大面积的火烧痕迹)。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1)分析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三,说明你所能确认的历史史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0年至1895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上百家外资工厂。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创建茶厂、纺织厂、制糖厂、皮革厂等技术不高但较好推销的商品加工厂;在港口以及河运枢纽城市等地建立造纸厂、玻璃制造厂、火柴厂等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的创办(     
A.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反映出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折射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6 . 《辛丑条约》规定,清朝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这说明(       
A.清朝封建统治极端腐败B.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C.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
7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D.严重削弱了列强在华势力
2023-03-02更新 | 397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0年6月,由上海等地官员与各国驻上海领事议定的《保护上海长江内地通共章程》中规定:“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毁坏洋商、教士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这从侧面反映出(     
A.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态度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人民抗争对列强的冲击D.地方割据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9 . 1900年,英德两国签订的《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各种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反映出(     
A.英德首先提出“门户开放”B.列强扩大在华资本输出
C.列强在华利益争夺加剧D.中国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77年,陆军中尉岛弘毅打着“日本汉学研究专家”的旗号,来到东北,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抚顺等地实地测量,绘制可用于军事的地形图,并在地图中标注清军绿营军的驻扎地。这表明(     
A.日本测绘技术高超B.中日学术交流频繁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东北地区物产丰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