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在这场战争前,西方列强还未真正窥探出大清帝国的虚实,但战争的惨败结局彻底暴露了它的腐朽与虚弱,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并立即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11-15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经济状况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3 . 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如果用短视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这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
A.导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B.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
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
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2021-06-05更新 | 558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但同时,中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社会转型的历史。在中国人遭受殖民侵略的同时,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也不断传入,在寻求解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如何正确看待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点加以阐述。(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变数具体内容
文化扩张这是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做为初生事物,可以对旁边其他文化造成影响。两个不同的文化接触时,相互的交流也造成彼此质的改变。
文化抵拒这是外来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就等于一种病原体或是一种生物体进入另一种生物体之内,必定会产生抗拒或排斥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成为一种动力。这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大致上是差异越大,抵拒性就越强,但所造成的适应,也往往最具有创造性。
文化的同质与异质这是指文化内部是否具有差异性,在具有区域性、阶级性、时代性等差异的异质文化中,较能产生多彩多姿的活力激荡。它比缺乏这种差异性的同质文化,会有更强大的活力。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的分光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甲午战后,“士大夫经此教训,……颇多主行新政,用西法以求自强,而德宗(光绪帝)之态度亦由此渐趋于维新矣”;袁世凯编练新军“亦颇注意于去旧更新,追步西洋”。这一状况
A.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B.导致袁世凯势力的崛起
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D.加速了清末新政的实施
8 .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2020-01-17更新 | 712次组卷 | 4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争进行时,恩格斯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对该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教育承担着传播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功能
B.历史研究应以探究历史真相为最终目的
C.探寻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
D.培养国民民族意识是历史教育核心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