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按其所属不平等条约签署时间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③(戊)依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之条款,对于汇兑加以限制
④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入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

2018-06-01更新 | 2945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3-12更新 | 393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中日海军的一场决战。这场大战
A.以北洋舰队率先撤离战场告终
B.是现代和中世纪武器的一次较量
C.导致清军丧失在朝鲜的主动权
D.清军的兵力战舰损伤远大于日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上海《申报》作为19世纪末国内五家中文报纸之一,十分关心台民斗争动态, 除了转登台民公告,译载外文报道,专门发了大量有关台民抗日活动的评论。《申报》这些报道与评论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舆论对反割台斗争的支持和关注B.《申报》直接推动反割台斗争的兴起
C.世界主要国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行径D.清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台湾救亡运动
7 .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下列条款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④“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8 . 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B.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2018-01-22更新 | 15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

(1)结合材料一指出相关的19世纪以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2)材料二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你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事件名称,并对所选其中之一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材料三:北京也见证中国外交舞台的纵横捭阖,风起云涌。

(3)材料三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外交事件,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变迁。依据材料说明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8-01-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两白银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开放苏州为商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