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2 .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这个“谷底”应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80、90年代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30、40年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战争之前,汉语中的“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
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6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58次组卷 | 1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新陈代谢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表明清廷开始与外国势力勾结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在东亚地区的各国和诸民族所独有的国际秩序中,中华帝国的华夷外交体系构成了东亚地区外交体系的主体。德川幕府初期就开始尝试脱离中国的华夷外交而开展独自的外交关系,明治政府登上政治舞台后,同以往的统治者一样向清政府要求树立外交关系。甲午战争对于日本而言,新兴的日本在东亚变得更加重要了。不仅如此,此前中国一国可以主导东亚地区内的几乎所有事务,而今日本存在的扩大使得东亚世界呈现出了日清二元化的世界。在随后的欧美列强瓜分中国,以及随后的中国内乱中,日本逐渐取代中华帝国的东亚盟主地位。

——槽山幸夫《东亚近代史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二战后东亚格局演变概况

时间发展阶段内容
1945-1949一方独霸东亚地区基本上由美国单独控制
1949-1970两方对抗美国对苏冷战和对抗在东亚表现为和中国的激烈矛盾
1970-1980三角关系东亚出现了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
1980-1990四边平衡东亚出现了四国六方关系均衡发展(美苏、美日、苏日、中美、中苏、中日)
1990年以来多国协调东亚出现了多极协调的格局

——据王邦佐《回顾与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亚格局》


(1)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东亚格局的演变过程所呈现的特点。并简述1970-1980年间“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中,美国与中苏的外交关系。
2020-07-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98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训令驻华公使窦纳乐说∶"渤海湾上的均势,由于总理衙门把旅顺口租给俄国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以你认为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获得当日本人撤出威海卫后对威海卫的优先占有权,条件必须和给予俄国对旅顺口的条件一样。"据此可知
A.甲午战后列强在华矛盾得以平衡B.英国意在分享列强的侵华成果
C.英国在华利益遭到其他列强排挤D.甲午战后日本成为侵华的主力
2021-02-24更新 | 67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区北新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来中日两国关系持续紧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日本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020-03-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