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这个“谷底”应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80、90年代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30、40年代
2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新陈代谢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表明清廷开始与外国势力勾结
3 . 1898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训令驻华公使窦纳乐说∶"渤海湾上的均势,由于总理衙门把旅顺口租给俄国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以你认为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获得当日本人撤出威海卫后对威海卫的优先占有权,条件必须和给予俄国对旅顺口的条件一样。"据此可知
A.甲午战后列强在华矛盾得以平衡B.英国意在分享列强的侵华成果
C.英国在华利益遭到其他列强排挤D.甲午战后日本成为侵华的主力
2021-02-24更新 | 67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区北新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A.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B.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D.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2019-01-30更新 | 3064次组卷 | 69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日本殖民主义者标榜日本和台湾“同文同种”,声称儒教在两种文化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但1896年出版的《增订三字经》删除原《三字经》中关于清朝的记述,同时排斥《孟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维护天皇权威,服务于殖民统治
B.实现对台湾的文化同化
C.《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
D.清朝腐败落后,不值一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