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中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的民族英雄(至少2个)。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形成了两个战场,试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事例(至少2例)。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2 . 侵略者将北京城分为英、俄、日、美、德、奥等几个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俄军布告说,“遇有持枪械华人,定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枪,即将该房焚毁”。此次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3 .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增加的规定有
A.割占领土B.赔偿军费C.开放口岸D.投资设厂权
4 .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
A.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暴露了清政府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D.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B.义和团运动C.黄海海战D.反割台斗争
6 . 张海鹏指出:晚清时期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造成中国进入“沉沦”谷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帝运动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8 . 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制度落后B.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战略战术失误D.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2020-02-22更新 | 792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北京条约》签订后
2020-01-16更新 | 22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境地(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