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1900年间,河北霸州民众列仗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束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八国联军进犯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等地时均遭到当地民众的坚决抵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间力量开始崛起B.政府抵抗意识强烈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 .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革命任务不明确B.指导思想不科学
C.革命目标不清晰D.领导核心不坚定
3 .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19-03-08更新 | 241次组卷 | 70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6 . 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下列人物与其所从事的斗争不能对应的是
A.邓世昌——黄海海战
B.张自忠——枣宜会战
C.李鸿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D.李宗仁——台儿庄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大战
D.威海卫战役
2016-11-18更新 | 814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