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我们可以进入中国内地销售商品了
B.我们可以坐火车直接进入北京了
C.香港终于全部是我们的殖民地了
D.我们可以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了
2 .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某一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大规模地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3 . 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4 .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2)五四运动以前,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哪些探索?
(3)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哪两项重要的理论?
(4)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5 . 李鸿章曾向慈禧太后陈词:“日本走趋西法,虽仅得其形,而所有船炮略足以与我相敌,若必跨海数千里与其决胜负,制其死命,臣未敢确有把握。”当时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B.列强协同侵略中国
C.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D.中日冲突迫在眉睫
6 . “(鱼)雷艇既逃,军心更乱,纷纷直向丁统领(丁汝昌)求生路。统领恐军心有变,只得温言慰之,但告各军粮草已绝,退无以守。”该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019-06-11更新 | 5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
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
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
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
8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①割占中国领土
②清政府巨额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划定使馆界
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记载:“山东义和团,非欲谋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国)人占据胶州湾,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借以捍卫身家。”这表明
A.中西文化领域矛盾尤为激烈
B.清政府严控列强的传教活动
C.地方官纵容义和团抵抗侵略
D.民族危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