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在没有丧失主权、治权的前提下,与各国友好合作共保东南、长江流域各省的和平与稳定,严格禁止义和团以任何方式南下,各国也承诺不在上海、不在长江流域登陆、用兵。这反映出(     
A.南北分裂趋势明显B.东南各省联系紧密
C.列强侵华方式转变D.清朝统治根基动摇
2 .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宏大主题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同学对上述年表进行解读:

由该年表可知,民国初年的政治发展出现了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1895年 - 1915年民主政治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1)根据材料,请你将大事年表中省略①②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列举出大事年表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两组大事。
(3)根据材料中的大事年表和该同学的解读,指出1895-1915年资产阶级推动民主政治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
2023-02-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由于帝国主义军舰在大沽口外示威,以及洋兵在天津租界登陆挑衅;六月十四日,义和团将城内教学焚毁……义和团趋势进入军械所,拿取洋枪弹药。从此,天津的部分拳民,开始使用新式枪械,保卫天津。”,这一描述表现了义和团的
A.反封建意识
B.盲目排外行为
C.反帝爱国精神
D.积极参政意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请回答:
(1)材料二、三分别出自近代哪些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的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2019-01-30更新 | 3058次组卷 | 69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