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1次组卷 | 8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我国强行投资设厂。甲午战后,《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这一规定使
A.日本控制了中国重工业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C.中国开始产生机器工业D.中国民间手工业完全破产
3 . 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与该组诗歌密切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黄金时代”和‘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该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
A.阻止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步伐B.扶清灭洋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D.在世界反侵略史具有重要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眼中你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危机与觉醒”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9-06-03更新 | 427次组卷 | 25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7 .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
2019-05-25更新 | 697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地图,该图可以佐证

A.北京成为通商口岸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允许在京开设工厂
D.北京使馆界的设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2018-12-03更新 | 526次组卷 | 26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示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
A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圆明园遭到破坏
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等地商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列强开始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A
B.B
C.C
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