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廷曾有宣战诏书云:“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势难再予姑容。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这一诏书应颁布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中法战争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2022-05-23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1894年,清政府向北京及各省富商巨贾募款,各省借款总额不定,借款方式不一。下表为各省所借银两数额(单位:万两)。据此可推知
A.清政府的赔款压力巨大B.广东地区经济最为富庶
C.民族危机加剧财政危机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签政
3 . 列宁在论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时写道:“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这表明列强
A.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态势B.开始觊觎中国边疆领土
C.对外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D.侵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4 . 殖民扩张

材料一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有关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

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卡萨斯《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三   我们满怀义愤和民族情感对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已经作过无数次的谴责,批判、声讨……它裁决了历史上的正义和非正义。但是,伦理观念只能说明历史的一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用,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炼材料三中的观点,综合材料及所学对其进行评析。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0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面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却站在日本一边。战前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这一行径旨在
A.贯彻“门户开放”政策B.巩固日美同盟关系
C.扩大侵华权益D.维护在华“势力范围”
2022-05-19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六市(南驻信漯周三)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896年8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采访。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李鸿章:“你们(包括欧洲)曾提出必须来清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建设铁路、电讯等,以及帮助我开发利用资源。但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坚持这点,我们欢迎。”这表明
A.美国垄断资本家企图对华商品输出B.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均优于中国
C.李鸿章认识到了中美本质上的差距D.清政府接受外资以维护主权为前提
2022-05-18更新 | 33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在士大夫群体之中,赞成变法的已经成为主流。以康梁为代表的新崛起的文人士大夫意识到不变革无法度过危机,他们在精神气质上继承的是具有个人意志和思想解放色彩的阳明心学,试图掀起一轮从思想解放到激进变革的狂澜。这说明了当时
A.康梁等具有浪漫主义精神色彩B.变法图存成为社会共识
C.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发展迅猛D.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2022-05-13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新八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驻军地点示意图。据图可知
A.交通变迁影响政治军事格局B.交通建设决定国防实力强弱
C.沿海港口区位优势日趋明显D.经济侵略方式侧重资本输出
10 . 下面漫画反映了近代列强在对新加入猎手俱乐部的衣着不伦不类的日本进行观望之余还带着不屑的情景。据此可推知,该漫画
A.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创作背景B.反映了列强企图联合侵略中国
C.暗示中国西南边疆形势严峻D.表达了西方对日本侵华的不满
2022-05-13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