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各区域口岸在全国贸易中的份额,以1895年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约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华北和东北快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在华扩张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
B.一战加快了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
C.上海丧失了全国最大贸易港的地位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 . 交往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墨子·亲士》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二者不同主张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外交机构表

机构名称设立时间机构职能
南洋大臣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专管中国南部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务。
总理衙门1861年清朝中央机构,掌管与外国有关系的一切事务,如签订条约、通商往来、修筑铁路、修造轮船、购买外国机器、架设电线、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等等。
北洋大臣1870年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外务部1901年清朝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班列六部之前”。同时,陆续增设了商部、学部、实业部、铁路局、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


(2)阅读材料二,指出晚清外交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影响晚清外交机构变化的历史因素。
2020-03-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为材料一中图1漫画写一句主题词。图2中国外交的失败根源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2018-08-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摘自凤凰资讯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材料二中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强的发达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非常重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美关系发展史

(1)在材料一的①阶段发生了一场美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在③阶段美国是如何支持蒋介石加紧进行内战准备的?在⑤阶段中美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材料二: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和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根据材料二,简析使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此后不久,国际社会出现了一副题为“UNITEDwewillwin”(团结,我们就能获胜)的宣传画。哪一文献的发表体现了该宣传画“团结”的主题?

材料三:如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3)由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事实予以佐证。

材料四: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相对的,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2018-09-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中国人民斗志丧失
2018-01-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7 . 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清朝前期,义和拳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清中期,演变为以强体健身、自卫身家为宗旨的民间武术团体;清末,则将外国传教士作为斗争目标和袭击对象。义和拳的宗旨演变客观上反映了清朝时期
A.民族危机、阶级矛盾不断加剧
B.外国宗教侵略愈演愈烈的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变化
D.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复杂变化
8 .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上述四幅地图,写出每次战争使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原因。
图一:________
图二:________
图三:________
图四:________
原因:________
(2)从以上战争中,归纳指出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出哪些趋势?
(3)这些趋势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0 .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B.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