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材料表明
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东南互保
B.清政府采取了正确措施应对当时的困局
C.清廷统治下的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倾向
D.东南互保在当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
2021-11-28更新 | 565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大清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此规定
A.有利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使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
C.属于《南京条约》的条款D.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3 . 2021年又是一个辛丑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太多的画面让人记忆深刻,如下图展示的图片对比。回顾历史,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是因为
A.李鸿章的妥协政策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列强凭借武力优势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021-07-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甲午战争后,法、俄、比结成同盟与英、德、日集团争夺对华贷款权;同时,法国又与竞争对手英、德、美签订协议组成四国银行团,不惜“牺牲盟友利益”共同瓜分对华贷款份额。这表明当时
A.瓜分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共识B.列强间的矛盾减轻了清朝赔款压力
C.列强积极帮助清政府化解财政危机D.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
2021-07-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李鸿章准备购买英国产的最新巡洋舰,但朝廷中众多大臣从中作梗,最终这艘巡洋舰被日本购买,成了日本的吉野号战舰,在黄海海战中把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材料可用来说明清廷
A.天朝上国观念依然浓厚B.对世界形势反应迟钝
C.众多大臣暗中助日侵华D.对日本侵华未做防范
6 . 1900年,美国国务卿要求驻柏林、巴黎、伦敦、罗马、圣彼得堡、维也纳、东京等地外交代表通知所在国外交部长:“我们认为北京的情况事实上已成为无政府状况……(美国)总统的目的和过去一样,将与其他列强共同行动。”这次“共同行动”
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导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C.刺激士大夫阶层提出政治改良D.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师翁同龢认为中国“非变法难以图存”。陕甘总督陶模上《培养人才疏》,御史胡燏芬上《自强变法疏》;张之洞请准创办自立军,设立新式学堂,增课西学。光绪帝发出“何以为天下主”的感叹。慈禧太后告诉皇帝“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这说明
A.统治集团内斗阻碍着变法B.维新运动的阻力被完全消除
C.甲午战争警醒了统治集团D.变法维新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8 .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1)材料一中“是役”是指哪场战争?概括此役战败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的“小变”举措。康有为推动的“全变”有哪些局限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庚子和议”被称为“国耻”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此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提出的革命理论。
2021-02-27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丁名楠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中说:“一纸条约,两种走向。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个人顿觉无比富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纸条约体现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这纸条约客观上带动了中国通商口岸的发展
C.这纸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这纸条约深刻地改变了远东力量的对比
2021-02-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寿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堪称国耻的“阅兵”,外国军队在紫禁城大规模阅兵!与这一事件相关的史实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1-02-2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