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率兵收复新疆B.设置新疆行省
C.取得镇南关大捷D.建立理藩院
3 .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基本在军事上都是屡战屡败,但有一次战争清军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却最终导致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这次战争的军事胜利指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B.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C.中国黄海海战的壮举D.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
2021-1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并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单于”时,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又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

材料二   唐代“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得到丝绸的渴望,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唐太宗被西域各部称为“天可汗”,这一头衔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证明在唐太宗的帝国理想里包含“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意识。唐太宗大量任命非汉族官员进入中央,包括西域少数民族首领,甚至赐给他们皇室“李”姓。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统一于中央政府。

材料三   清代前期,通过平定西域噶尔丹叛乱,中央政府巩固了其在西域的统治。晚清时期,受英国怂恿的阿古柏政权企图分裂中国,洋务派主要代表之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摘编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并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与西域关系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新疆设省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央政府治理西域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对清朝统治,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中外文化兼收并蓄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
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D.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1895年台中保卫战,在新竹、大甲溪(大甲)、八卦山、彰化城与日寇展开殊死之战,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与这一事件密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12-05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7 . 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
林则徐“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
李鸿章“新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

A.西方海权观的传入B.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
C.近代化运动的起步D.边疆存在着严重危机
19-20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林仁川《中华之根》:“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在《盟约书》中宣布‘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据当时日方记载‘甚至妇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携长枪,向我追赶而来’。”这段材料
A.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场景
B.体现台湾军民的保家卫国
C.是研究八国联军侵华的史料
D.是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见证
2019-10-2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10 . 康有为在一首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下列属于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三元里抗英   ②甲午海战③《马关条约》的签订 ④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