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1 .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历史学者罗福惠对117位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精英的统计,截止1904年,至少有102人在城市接受过教育(含留学),占总数的87%。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出现教育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B.中国近代农村知识分子大量流向城市
C.辛亥革命大大增强了城市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D.工业化的实现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功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
(2)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分析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4 . 古今中外,人们追求民主的脚步从未停歇,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争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2018-03-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突出反映辛亥革命(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D.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7 .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2020-12-07更新 | 1726次组卷 | 83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辛亥革命前后的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A.清政府被彻底推翻B.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实现了民主
9 . 论述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l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材料三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可见,现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阅读上面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近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及对你的启示。(要求:表述逻辑清晰;表达完整;史论结合。)
2020-04-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化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09-05更新 | 594次组卷 | 45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