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是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组织。共进会最初致力于在会党中开展工作,文学社则一直在新军和知识界中活动。共进会在发动会党起义多次失败后便把工作重心转向新军。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两团体力谋联合,最终只是同意在工作中“必须避免摩擦,万不可互争党员”。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被推为都督,湖南籍同盟会成员宋教仁等期望黄兴作为湖南湖北大都督,或称南方民军总司令,而湖北共进会成员“欲其直属鄂军大都督下”。与此同时,湖北军政府暂设参谋、军务、政务、外交4部,不久后《军政府》暂行条例规定“凡发布命令及任免文武各官,均属都督之权……关于军政重要事件,由都督召集临时军事参议会议,决议施行”;政务部改为政事部,设外交、内务、财政、司法、交通、文书、编制7局,俨然具有内阁的规模。

——摘编自张皓《武昌军政府内部矛盾演变与湖北辛亥革命的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军政府中存在矛盾的三组势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北军政府矛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022-11-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元璋意识到要想稳定边疆,巩固新生政权,对少数民族“失其本性反易为乱,不若顺而抚之”。因此,明朝采取了羁縻卫所、土司等制度。羁縻卫所主要设置于北方边外的东北和西北地区,“选其酋及族目授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与北方不同,在南方少数民族分布区则主要实行土司制度,确立了一套专门的土司职衔,例如:宣慰使司、安抚司、宣抚司等。明朝时期,在边疆地区大力发展互市贸易,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此外,还向边疆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将数量超过少数民族的人口迁居6边疆,与当地人长期杂居共处。在经营边疆时,明朝统治者虽然十分重视军事(00的作用,但是从统一边疆开始,对边疆地区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一直都是在“恩抚”上下工夫。他们认为“若抚之以安静,谕之以道理,彼岂有不从化哉?此所谓以不治治之,何事以兵也!”在建国伊始,就下令“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通过学习法律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规范少数民族子弟的思想和道德行为,稳固边防,以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摘编自郭晓灵《论明朝的治边策略》

材料二 面对严峻的边疆形势,1912年1月1 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表《宣言书》,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汉、满、蒙、回、藏诸地”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3月,孙中山颁布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的领土为“二十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从法律上明确了“内外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法律地位。

——摘编自孙宏年《民国初年的边疆治理思想与机构演变(1912——191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时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边疆治理的主导性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2022-07-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