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他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为中国人民开辟了一个政治生活的新时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性”表现在(     
A.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
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2 . 下图为1912年6月创作的《过渡时代之新民国》漫画。该漫画的主旨是

附注:画面近处,两只船在风浪中航行,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桅杆上都挂着“新民国”帆。它们受到“外患”冲击。拿近彼岸的船装载“内政”,满帆前行,帆上写“须不分畛域,化除意见;协力同心,各尽其天职,以期同帆共济"。另一只船上的两位掌舵者正闹“意见”,船上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整个帆船就要被“外惠”的恶浪吞没。画面上方,作者题宇:“事急也,国危奐,一般闹意气者听之,一般争党见者看看。”

A.展示民国初复杂的经济形势B.揭示民主实践之不足
C.表达对民国初年政治形势的忧虑D.号召国民支持新政权
2022-03-03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作者意在
A.否定辛亥革命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B.揭示辛亥革命的性质取决于其目标
C.反映孙中山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侵略D.说明孙中山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
4 . 中西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耶稣会士们近百年的传播,终于从1685年到1789年,在欧洲形成了100年的“中国的文化热”。……在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之前需要有近百年的思想准备。这个思想准备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新思想,耶稣会士传入欧洲的儒家思想,这两种思想之精华的整合。

——引自《中国儒学与欧洲启蒙思想》

材料二   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孙中山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领导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思想充分表达出来,是对启蒙思想的一次完整体现。

——人民网

材料三   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的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文艺复兴的“新思想”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吸收了欧洲启蒙思想中的哪些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题目一: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约1300年。你对科举制有怎样的认识?
题目二: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火败了。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三: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试以史实简要论述这个观点。
2020-04-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通过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历史看天津,“下列事件与天津无关的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中英、中法《北京条约》D.成立中国同盟会
2020-04-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国元年是指公元
A.1911年B.1912年
C.1913年D.1914年
2020-04-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革命党人下列哪个城市深入军队做宣传组织作,使之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篇
A.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
2020-04-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上述引文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意义?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第一条   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为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   第一款合众国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2)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宪法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其体现了什么原则?
(3)综上,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和美国都确立了什么政体?这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020-04-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